以前做 HTTPS 都是在负载均衡这一层做的
最近看 golang 发现 gin 框架有 HTTPS 的支持,官方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github.com/gin-gonic/autotls" "github.com/gin-gonic/gin" ) func main() { r := gin.Default() // Ping handler r.GET("/ping", func(c *gin.Context) { c.String(200, "pong") }) log.Fatal(autotls.Run(r, "example1.com", "example2.com")) }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应用本身起来就是一个 HTTPS,像上面这样,那我负载均衡那一层应该怎么做?
1 Judoon 2020-09-25 10:44:54 +08:00 没什么差别啊, 负载均衡向 upstream server 转发的协议从 http 换成 https 而已 顺带如果 upstream server 的证书是自签的就加上不验证证书的选项 |
![]() | 2 chendy 2020-09-25 11:07:52 +08:00 那么问题来了,已经有一层反代做 https 了,应用为啥还需要 https |
![]() | 3 darrh00 2020-09-25 11:16:20 +08:00 如果第一层到 upstream 的链路是不安全的,就应该用 https |
![]() | 4 mherer OP |
![]() | 6 suconghou 2020-09-25 13:09:24 +08:00 这样负载均衡可以用 nginx sni proxy 来做,但一般的做法都是流量到达集群后解密,而不是交给应用层解密;在集群解密抓包 debug,路径分流,服务拆分都更方便些 |
![]() | 8 xuanbg 2020-09-25 13:17:04 +08:00 负载均衡不是一般都用 Nginx 的 upstream 吗? |
9 Judoon 2020-09-27 11:45:31 +08:00 @imherer #4 "我的意思是应用层已经是 HTTPS 了,而且看它这个 demo 是直接绑定了域名了 负载均衡怎么做呢? 因为域名已经绑在应用这一层了" 我粗看了 go-ginic 的 autotls,好像用的是 acme 来自动申请证书。他这个 demo 传域名是为了申请证书,而如果你在应用启动前又没有证书,那前面的负载均衡就做不了 7 层的,会陷入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你可以做 4 层的负载均衡。 如果你已经有了证书,域名的 ip 是指向到前置的负载均衡的,负载均衡再向后端转发时就必须配置 ip 端口,外加 sni 域名 #6 说的 nginx sni proxy 大概就是如下 proxy_pass https://1.2.3.4; proxy_read_timeout 60; proxy_ssl_name $host; proxy_ssl_server_name on; proxy_ssl_protocols TLSv1 TLSv1.1 TLSv1.2; proxy_ssl_session_reuse o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