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caoyue 2012-07-10 17:04:21 +08:00 嘛…感觉《降级论》这篇文章更像是营销性质的啊,不过能引起思考也不错了 PS,V2EX 不支持 Markdown …… |
![]() | 2 bunorte 2012-07-10 17:05:50 +08:00 我一直都觉得,这篇文章本来只是作者写在自己博客上的一篇文章而已,正好很多IT青年看到了觉得不错,于心有戚戚哉,所以自发在各种网站分享,所以造成这篇日志“火”了。正如作者自己在微博上说的:“写降级论的时候,一开始就没把它当软文来写,结果反而比专业软文还管用。” via http://www.weibo.com/2136664345/yrtisnWwx 看别人写成功故事,不代表他教导我们,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只不过是说明一点,有些事转换一下思想,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
![]() | 3 Semon 2012-07-10 17:30:33 +08:00 最近也在和朋友聊起这个文章,其实适用面是仁者见仁的,也许对于初入者更适用一些,对于即得利益的一些朋友或者对竞争有更高要求的,未必适用。 总之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觉得好就取之,不要用阴谋论看待别人的分享。 |
![]() | 4 Kael 2012-07-10 18:31:33 +08:00 不用这么认真吧 就像各种成功论一样 说的好听 哪有成功可以复制-,- |
![]() | 5 kunimi 2012-07-10 18:51:59 +08:00 在中国,很多码农都是很憋屈的,看到文章难免热血沸腾一下。“降级论”中论断我也不太认可,但是并不是没有可取的地方,至少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 | 6 twor2 2012-07-10 19:05:44 +08:00 ![]() 赞扬一下LZ的较真,只有这样,思想才会进步 |
![]() | 7 cheshirecat 2012-07-10 19:19:23 +08:00 无论什么行业,做得好的老板都是聪明人。这个降级论就是个软文。 |
![]() | 8 Losang 2012-07-10 19:31:36 +08:00 我只想说1024上都转贴了~~ |
![]() | 9 hippies 2012-07-10 19:32:45 +08:00 有认识芯片业技术大牛,跑到居然之家租小摊位卖环保壁画去了,算了下两年下来收入=原来*8,而且现在芯片业也没原来好了。。 |
10 heidour 2012-07-10 19:35:04 +08:00 其实这不算破冷水,你们说的不矛盾,看着像补充 |
![]() | 11 soolby 2012-07-10 20:59:59 +08:00 感觉这篇文章挺浅的,没看到神马实质东西 |
![]() | 12 yesq 2012-07-10 21:17:39 +08:00 我就看见俩字“跨界” |
![]() | 13 reus 2012-07-10 22:17:45 +08:00 YY |
![]() | 15 webgeekman 2012-07-11 16:28:12 +08:00 其实是这篇文章符合了大部分IT人员对当前境况不满意,想转行、想跳槽、想创业的心理。可行性就算高,也不具备普遍性。传统行业的确需要渗透更多的IT思想,但不是谁都可以做好的。《降级论》能让人思考就行了。 |
![]() | 16 gockxml 2012-07-11 19:05:26 +08:00 我是这样觉得: 互联网行业汇集了这个国家最多理想主义的聪明人,他们肯干、踏实、效率,反感体制内的腐败和低效。 他们大多都想做next big thing,特别是受到美国的一系列创业故事的鼓动,但能活下来成为big thing的项目本来就少之又少,再加上国内恶劣的创业环境、大公司的包夹等大环境影响,想不结合实体服务纯做虚拟服务,盈利和生存的可能太小了。本来优秀的人就多,创业存活率低希望小,给公司打工又不甘心,所以也算有点郁郁不得志吧。 《降级论》我就不一点一点去分析批判了,在我看来只是印证了自己以前的观点:用做互联网产品的心态和方法去做其他行业,大有可为。 什么叫互联网产品的心态和方法?我的理解就是注重用户体验,注重反馈,持续迭代,使用敏捷方法,公司结构扁平,再辅以互联网行业的经验提高工作效率,等等。以这样的头脑和装备去冲击其他行业,不仅会对行业带来冲击甚至革命,也会让实践者获得丰厚的收益和成就感。 所以,我之前有个观点: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如果很通人情世道,放到任何一个行业里,给他一段时间,都能做的得来。至于码农们,还是不要总是抱着通过代码改变世界的梦想,或者至少认清楚自己的行业在整个世界上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多去接接“地气”,也许就不会那么自视甚高和不得志,也许能发现新机会和新价值。 本人刚毕业码农一枚,以上话说给诸位和自己听。不过感觉v2ex接地气的人挺多的,哈哈。 ps:这有点像演艺界,每年那么多俊男美女都想出名,可是出名的毕竟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怀有梦想却不得志吧。 |
17 xflykkk 2012-07-11 19:24:48 +08:00 一个"曲折"的成功故事,再加上作者文笔也还不错,不火都难。 |
![]() | 18 mew7wo 2012-07-11 19:49:17 +08:00 我到觉得这篇文章所主张的观点就是it行业的那种服务,而不是it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