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经验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cngithub
V2EX    随想

我的互联网创业失败经验

  •  
  •   cngithub 2011-12-18 23:40:19 +08:00 13359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5046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今天v2ex里面聊到.net,不妨聊聊我的失败,给后来人参考。

    我的第一次创业始于2003年,那次属于半成功的创业,在某个与互联网无关的细分市场上,做到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从而给自己带来了一定富积累,在大学毕业第一年,在北京二环边上买了套房。但是,由于采取了一种BtoB的销售模式,显得不是那么有趣。而我个人,自打大学毕业之后,就很羡慕互联网业界的风生水起。在那时我的心中,互联网市场真的属于:钱多、人傻、速来。

    我想,凭借自己对互联网市场的理解,或许,很快会做出一些颠覆性的事情,被众人景仰。

    于是,在2007年11月,启动了自己的互联网项目。一个面向女性的心理测试网站。

    为什么选择这个市场呢?

    如同每位创业者一样,我会用很多类似这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 用户潜在需求很大(女性都喜欢心理测试,然后开始列举一堆数字,辟里巴拉)
    * 很容易获得现金流收入(网站用户流量起来,很容易获得女性市场,庞大的品牌广告收入,然后开始列出一堆数字,辟里巴拉)
    * 很容易改变世界(那时刚刚读了苹果布道师的作品,觉得改变世界如此容易,一个女性心理测试网站能够帮助她们更好地理解自我,最终促进幸福,然后开始列出一堆数字,辟里巴拉)

    其实,真正隐藏在这个项目立项背后的逻辑是:

    * 我有一笔闲钱
    * 我不喜欢既有的BtoB生意
    * 国外有个当时很成功的类似网站

    于是,项目就正式启动。因为自身的原来创业,沉淀了一些资金,也不需要任何天使投资。于是,找到一位我的好朋友,算是第一次创业的伙伴,某top高校程序员,充当技术总监。一位西安某高校程序员,充当助手。我,充当项目总监。然后,2位新毕业的心理系学生,充当产品助手。1位css高手朋友,充当前端。一个小小的团队,就此起步。

    悲剧就此发生。一连串的失败开始出现。

    ## 失败的第一大原因:开发速度过慢。

    项目从07年10月份正式启动,居然,一直到了5月份,才发布第一个beta版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技术架构选择

    当时选择了刚出没多久的 asp.net mvc。其实,当时已经知道了Rails,也认识了一些国内玩Rails的好朋友。但是,恐惧学习新技术,团队对c#掌握更熟练。因此,听从技术总监建议,拒绝采纳Rails,而转为使用 asp.net mvc。

    但是,偏偏赶上 asp.net mvc最不稳定的一段时间,Beta1连续到Beta4。为了修正某些基础架构带来的bug,团队浪费了大量时间。

    而那时,我属于一个纯粹的文科生,擅长产品设计,擅长战略(毕业在管理咨询公司做人力资源与战略咨询几年),不懂编程,只懂统计。这里也埋下了一个地雷:领导者不懂技术,听从技术总监的指挥。而技术总监只会从自身的职场发展、既有技能掌握出发,选择一些看似靠谱的技术。

    教训:应在基础架构选择之前,做较详细的调研,并与技术总监诚恳沟通,建议从开源社区支持力度、性价比、稳定程度而非个人兴趣出发选择技术架构。并且,领导者最好对技术社区有一定认识。

    ### 将商业与公益混淆

    2008年5月12日,全国人民都知道,地球发生了件大事。而在这件大事发生的当天晚上,我没有hold住。将全部精力转到这件大事上去了,并组织团队成员连续几天混战,陆续上线一些公益项目。

    虽然,当时公益很成功,连续受到很多重量级媒体的采访。

    但是,但是,这是这个小团队的主要任务吗?

    以致,团队5月份乃至持续到6月中旬,没有任何时间做自己的商业项目,全部在公益项目开发上。

    教训:公益是公益,商业是商业。公益项目应挤占的是领导者的私人时间而非团队的工作时间。

    更重要的教训是,那时自己没有意识到,公益与商业的界限要么可以很明朗,也可以很模糊,转而借势。但是,当时自己很坚定地认为,公益就是公益,商业就是商业,不应让商业借势公益。而事后几年,某公益项目的借势发展,让我大开眼界。(这个地方,现在的自己也一直是心存疑惑,不知道自己对公益与商业的区分的坚持是对还是错)

    于是,磕磕绊绊,项目总算上线了。凭借我的产品设计能力与技术总监超强的技术能力,产品的功能与交互方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在推广上,采取了app合作机制的推广方式。

    当时,校内、海内、51等开放平台刚刚兴起。于是,在他们平台上,放上了我们的app。

    在短期之内,达到了较高的用户量。一天获得了数十万的测试人次的次数也不少。而技术总监与我,在基础架构上的磨蹭,也带来了收获,流量激增的时候,使用仍然非常流畅。

    但是,问题出在哪呢?

    ## 失败的第二大原因:产品不符合领导者气质

    其实,自己是个比较自闭与自卑的人。当时,对某些专家,尤其是某些互联网专家的话很相信。

    恰巧,圈内朋友,有几个算是知名的营销专家。

    于是,跟他们聊了多次。都强调,互联网上,没人愿意使用严肃的产品。你应该选择一种非严肃的产品品牌设计。

    而我个人,却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气质,比较相信专业色彩。但是,当时很不自信。总想,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很自信,但是,营销与网民心理,他们肯定比自己懂得多。

    结果,糅合他们的意见与自身的气质,导致产品成了一个四不像,既有非常严肃的专业心理测验;也有很不严肃的方言测试、朋友测试。而结合某专家的意见,选择了一个他起的品牌名字。

    而我自身的专业训练,导致自己经常产生内心冲突,时不时想砍掉方言测试那种非专业色彩的心理测验。觉得与自身的品味不符合。

    这种内心冲突,反映到技术总监那里,我的好朋友,就变成我的受气包了。时而要时尚点的感觉;时而要专业点的感觉。结果,在产品上线之后,虽然较受欢迎,但是,总是将自己的产品与那些女性八卦心理测试放在一起比较,又感到惶恐不安。

    教训:领导者自身的气质与既有训练,很难造假,应听从内心的声音而非专家的声音。你专业到底,也会拥有你自身的市场。

    当时间迈入10月份,已经在各平台上线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而在此时,却迎来了该项目的第三大失败节点。

    ## 失败的第三大原因:现金流

    此时此刻。项目还没带来一分钱收入。而我的唯一一次融资,却由于当时不熟悉投资圈与缺乏经验,被骗了!

    某网站,号称是什么第一品牌的投资媒体,组织了我们一些创业者,与风投对接。却见风投傲慢而来,快快而去。照收的费用却不低。

    那时,心高气傲的自己,觉得,这种风投有意思吗?于是,不再找钱。

    但是,项目到了十月底,因为还没有一分钱收入。团队成员又因为2件事情:

    * 分心做公益
    * 在专业与娱乐之间摇摆

    慢慢地,开始军心动摇。首先是,我最看好的一位有产品天赋的成员提出辞职。接着,团队成员在3个月内,陆续走光。剩下我孤家寡人。而我,不懂技术,无从调整与修改项目需求。拖拖拉拉,将这个项目维护到次年,在仍然看不到转机的时候,不得不下线。

    自从毕业之后,顺风顺水,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么大的失败。以致,2008年那个冬天,非常难受,什么事都不想干。

    但是,在非常难受的时刻,做了一个正确的决策,就是,对之前的那个btob项目进行了深度调整与挖掘潜力,果断用了半个月进行战略转型,最终持续三年获得了年均100%以上的增长。

    然后,开始放权与退出一切经营行动,修心养性。直到今年年底,开始自己的第二次正式创业。

    教训:互联网项目是需要资金量较大的项目。因为互联网人的信息量过大,使得互联网项目半衰期非常短,如果半年没有资金或者较大的突破,那么,团队成员很容易留不住。此时此刻,应选择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或者外援,以顺利度过一些项目困难期。然后,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时刻。

    回头看自己的历史,总是做错的事情多过做对的事情。而最初立项的三个理由那么荒唐:

    * 我有一笔闲钱 (你2008年去买房多好)
    * 我不喜欢既有的BtoB生意 (你真的挖掘透了btob项目的潜力了吗)
    * 国外有个当时很成功的类似网站 (结果那个网站在被某巨头注资之后,2009年正式倒闭)

    唯一值得暗暗庆幸的是,我一直在做事情,并且,拥有那么二次关键性的胜利,从而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可以说,创业对我这种人来说,真的就是如同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所言,不断犯错,九败一胜。这或许是这篇分享的最大经验。
    65 条回复    1970-01-01 08:00:00 +08:00
    underone
        1
    underone  
       2011-12-18 23:48:11 +08:00
    支持你在512没hold住
    yesmeck
        2
    yesmeck  
       2011-12-18 23:51:35 +08:00
    看完才反应过来BtoB就是B2B.....
    daqing
        3
    daqing  
       2011-12-18 23:52:25 +08:00
    很真诚的分享,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taby
        4
    taby  
       2011-12-18 23:55:06 +08:00
    没啥失败的,算是成功的积累。

    尤其感谢楼主的分享
    Mr_Vangogh
        5
    Mr_Vangogh  
       2011-12-19 00:03:20 +08:00
    看了挺感动了。我觉得严肃的互联网应该是也一定会是未来的主流。
    cynial
        6
    cynial  
       2011-12-19 00:05:03 +08:00
    支持严肃的互联网。总能在楼主的贴中看到有营养的东西,感谢楼主的分享。
    timshi
        7
    timshi  
       2011-12-19 00:11:46 +08:00
    我不认为技术架构选择是主要原因之一。
    romoo
        8
    romoo  
       2011-12-19 00:19:41 +08:00 via iPad
    @Livid 赶紧支持 Markdown 吧。 :-)
    evlos
        9
    evlos  
       2011-12-19 00:19:45 +08:00
    感谢LZ真心的分享 xD
    funcman
        10
    funcman  
       2011-12-19 00:34:51 +08:00
    看样子,楼主后来学了RUBY。
    hq5261984
        11
    hq5261984  
       2011-12-19 00:46:21 +08:00
    有意思哈!LZ应该考虑转行的说。
    icyflash
        12
    icyflash  
       2011-12-19 00:50:57 +08:00
    创业团队选开发技术最重要的一条:选擅长的,而不是热门的
    haohaolee
        13
    haohaolee  
       2011-12-19 00:54:18 +08:00
    感谢分享,真是宝贵的经验。对于技术架构的选择,那个时候不选rails其实也没什么,但是选择处于beta版的技术确实有些冒险。
    likuku
        14
    likuku  
       2011-12-19 00:59:59 +08:00
    作自己熟悉的事情,看来这道理会长久有效。
    args
        15
    args  
       2011-12-19 08:40:01 +08:00
    颇有收获。

    我在从程序员的角度提醒一下lz,领导最好懂一些技术,不需要你能钻入细节,但最基本要对实现一个功能的花费有一个合理的估计,不然下面的人很容易泄气。
    yishanhe
        16
    yishanhe  
       2011-12-19 09:03:10 +08:00
    希望更多的前辈们能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这种站在汹涌的时光往回看,让我等后辈受益匪浅
    iwege
        17
    iwege  
       2011-12-19 09:12:43 +08:00
    不知道当时团队里面有人给你相应的意见没有?
    cngump
        18
    cngump  
       2011-12-19 09:26:39 +08:00 via iPhone
    这个经验很重要。谢谢楼主。
    关于技术选型,前期是开发效率为主,以熟悉的技术优先,以听上去很酷的技术优先,以技术负责人为主,作为项目负责人只能提参考建议,毕竟自己不是架构师或者程序员。
    Just1n
        19
    Just1n  
       2011-12-19 09:39:01 +08:00
    感觉项目的失败,跟.net也没啥太大的关联。mvc当时处于beta版本,确实不是创业公司该选的技术。现在的版本是mvc3(4也已经出来了),很稳定啊。麦库用的就是这个,我用着很舒服。

    ps,我真不是.net的拥趸,也不想卷入.net到底好还是不好的喷或者互喷当中,自己本身也开始接触学习python。
    另外就是真心感谢楼主分享这些经验。:)
    linsk
        20
    linsk  
       2011-12-19 09:49:17 +08:00
    赞 “隐藏在项目立项背后的逻辑”
    kojp
        21
    kojp  
       2011-12-19 09:55:45 +08:00
    LZ的帖子看完总是会受益匪浅。。。谢谢!!

    (ps:公益就是公益,商业就是商业,不应让商业借势公益 +1024)
    xiangjian
        22
    xiangjian  
       2011-12-19 10:07:53 +08:00
    收益匪浅,当时技术选择有点激进,beta版确实有风险。当时团队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吗?
    Livid
        23
    Livid  
    MOD
    PRO
       2011-12-19 10:09:30 +08:00
    在上海见过楼主,是一位非常靠谱的前辈。

    目前他的新公司也在招 Android 和 iOS 程序员,项目和待遇都不错,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http://www.v2ex.com/t/20967
    qiang1012
        24
    qiang1012  
       2011-12-19 10:21:17 +08:00
    看完楼主的创业故事,受益匪浅啊!
    感谢楼主分享经验!
    frittle
        25
    frittle  
       2011-12-19 10:42:34 +08:00
    感谢分享经验
    Ryans
        26
    Ryans  
       2011-12-19 10:50:29 +08:00
    Thanx share
    yugan300
        27
    yugan300  
       2011-12-19 10:53:48 +08:00
    感谢分享~
    bjshdq
        28
    bjshdq  
       2011-12-19 10:56:46 +08:00
    严肃的互联网产品也会有一批它的用户群,并且忠诚度会更高。
    raecoo
        29
    raecoo  
       2011-12-19 10:58:36 +08:00
    成功是从一步步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赞楼主. 希望能结识一下.
    tuzi
        30
    tuzi  
       2011-12-19 11:22:08 +08:00
    根本原因,楼主不够强势,没有一个领袖应有的素质,不够独立,总是被别人牵着走。
    技术、市场、产品、营销、融资,每个方面都不是决策者!
    thenewbie
        31
    thenewbie  
       2011-12-19 11:41:09 +08:00
    非常感谢楼主分享经验!
    PS: 一定要很强势么? 怎么感觉自从乔布斯转上市后,很多类似的观点,但这个没有必要把。 @tuzi
    tomheng
        32
    tomheng  
       2011-12-19 11:58:55 +08:00
    表示这个页面的背景很有压力
    alisasiky
        33
    alisasiky  
       2011-12-19 12:04:22 +08:00
    干货。

    1、不能盲目的轻信所谓的“权威”,何况如今也没几个权威。
    2、技术架构的选择,自己团队最适合的必然是第一选择,因为能快速的出来一个产品来验证idea或者商业模式是否可行。但不要忘记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得把握,这是领导人需要做到的。而且如果现今技术对项目的阻力还大于重构的阻力,那研发一个备用版本呗。
    3、很欣赏“背后的逻辑”这样的观点。创业者应该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jeff_kit
        34
    jeff_kit  
       2011-12-19 12:37:05 +08:00
    有道理,领导者的气质有时会决定产品本身的气质。
    每次失败同时也是一次成功收获经验的过程。祝福楼主。
    cracker999999
        35
    cracker999999  
       2011-12-19 13:16:48 +08:00
    楼主应该分享下B2B的成功经验
    zhfsxtx
        36
    zhfsxtx  
       2011-12-19 13:25:04 +08:00
    感谢像LZ这样乐于分享的人
    zicjin
        37
    zicjin  
       2011-12-19 13:26:05 +08:00
    教训:应在基础架构选择之前,做较详细的调研,并与技术总监诚恳沟通,建议从开源社区支持力度、性价比、稳定程度而非个人兴趣出发选择技术架构。并且,领导者最好对技术社区有一定认识。

    没看完,第一个教训就大错特错!
    你既然是文科就不要对对于自己一片漆黑的领域瞎猜胡想。隔行如隔山,技术选型这种东西你只能交给你的CTO全权负责,你要做的只是选好你的CTO,从背景履历言谈思想各方面判断这个人靠不靠普是你的强项,去判断某个技术靠不靠普你只会让真正动手干活儿的人对你厌恶至极。
    cngithub
        38
    cngithub  
    OP
       2011-12-19 14:24:54 +08:00   1
    谢谢大家的支持,将一些问题补充如下:

    @timshi @Just1n 回头看这个项目失败,最关键的不是技术,跟.net关系也不大。cto的能力很强,后来的流量证明了他的能力。他是一个非常靠谱与憨厚的程序员,虽然这项目失败了,但是我们合作至今。

    @jeff_kit 谢谢。

    @iwege 团队中当时关于技术,是我跟cto两个看着定。采取的是:sqlserver+asp.net+flex+msn开源机器人。

    @Livid 非常感谢支持!前辈不敢当,一直很欣赏v2ex与你走过的路。v2exer如有投缘的,也请投份简历过来^-^

    @zicjin 这个教训侧重的是调研、沟通、兴趣、社区几个词,不是代替技术人员做决定。当时选型这方面的错误,是太惯性思维了,之前用的是asp.net,那么这次仍然用。同时,过于追新东西。责任在我身上。
    cngithub
        39
    cngithub  
    OP
       2011-12-19 14:43:16 +08:00   1
    @alisasiky 专家害人。这个项目很深刻的一个教训是,要记得项目最初打动你的东西。那往往是贴近需求的。权威或专家会给它上面包裹很多层东西,虽然接近所谓趋势与流行标签,反而让它变得自己认不出来了。

    我当时的想法是,战术上,当年msn与sns很流行,白领女性在msn与各类sns上也很多,那么,我们就搞一个心理测试机器人,女性可以通过msn与各类sns共享传播。然后酌情收费或者广告营收。以此来差异竞争。

    但是,后来,项目加入所谓的娱乐元素之后,反而变得自己认不出来了,更致命的是,它使得自己没信仰坚持。这是个很大的败笔。创业者应有自己的信仰,有一些东西不能动它的。一些元素的加入,要考虑是否会引起内心冲突。

    之所以在各类sns上还受到一定欢迎,却是因为sns上的app反而没有加任何娱乐元素。
    tuzi
        40
    tuzi  
       2011-12-19 14:51:50 +08:00
    @thenewbie 没有乔布斯我也是这样认为和实践的,Get things done就不能太妥协和迁就。既然要创业就要推动往前走,创业的最大收获者和损失者肯定要领袖来承担!
    fap_b
        41
    fap_b  
       2011-12-19 15:27:14 +08:00
    最好能找点有经验的人一起创业,光有技术实力还是不行
    panlilu
        42
    panlilu  
       2011-12-19 15:27:21 +08:00
    受益很多,感谢分享~
    yache
        43
    yache  
       2011-12-19 15:29:38 +08:00
    感谢分享!
    楼主就是我崇拜的那一类人!
    49degree
        44
    49degree  
       2011-12-19 16:00:34 +08:00
    感谢楼主的分享
    技术的选型很重要,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相对成熟开放的框架

    初次版本应该是最快出来最好,像楼主说的10月到次年5月才出
    太过于漫长了,半年内一切就有可能发生
    如果初期能出一个版本,无论多么不堪和简陋,那一定是团队的结晶
    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的改进,会让团队成员更有成就感
    flied
        45
    flied  
       2011-12-19 16:24:42 +08:00
    看了一下可能是走偏了 后来专家出来害人了

    创业确实容易冲动 听专家的害死人呀
    benzheren
        46
    benzheren  
       2011-12-19 19:58:16 +08:00
    谢谢分享,冲动型创业不值得提倡啊
    blankyao
        47
    blankyao  
       2011-12-19 20:02:32 +08:00
    @cngithub 对你的项目和你这个人有兴趣,但是暂时还不想换工作,嘿嘿~
    haisua
        48
    haisua  
       2011-12-19 20:25:48 +08:00
    愿意分享成功故事的人很多,但是愿意将失败自我剖析的人很少,这点您是难能可贵的。比较感慨的是那个懂技术但又不懂运营,懂运营的又不懂技术的描述,看来凡事多少学一点还是有好处的啊。
    iwege
        49
    iwege  
       2011-12-19 21:54:21 +08:00
    @cngithub 运营方面团队也没人给提过意见么?我以为创业的时候一旦发现这种经常变动的情况,就算不直接给你提意见,大家应该情绪会有表现的吧?
    flyingkid
        50
    flyingkid  
       2011-12-19 22:46:07 +08:00
    @cngithub 表达一直很真诚。而且还是我们湖南人。

    现在我所在的团队问题还蛮严重的,看起来好像很不错(最近公司花了几百万现金买下一个新办公场所,又请了一些著名站长来乔迁),其实我们内部核心已经烂了。

    上到我们几个部门经理,下到普通员工,各个力不从心。

    晚上和一个同事(年年优秀员工)吃了一顿饭,我们随便聊聊,感觉到了这位同事其实也是有心无力。

    晚上回家的路上,想了想这几年我们可能真的浪费掉了
    people2net
        51
    people2net  
       2011-12-19 22:51:39 +08:00
    不错,想法固然重要,团队也很重要。
    jimbray
        52
    jimbray  
       2011-12-19 23:11:27 +08:00
    感谢分享,有想法很重要,执行力更重要啊
    sigone
        53
    sigone  
       2011-12-19 23:24:43 +08:00 via Android
    钱很重要!处于关键职位的人很重要!
    manhere
        54
    manhere  
       2011-12-20 09:03:50 +08:00
    志平哥哥每次发的都是干货,谢谢
    pinepara
        55
    pinepara  
       2011-12-20 09:21:31 +08:00
    @Livid 建议支持 Markdown 语法渲染,裸看太蛋疼了
    sunnie
        56
    sunnie  
       2011-12-20 09:25:37 +08:00
    @cngithub 流行不是要引导我们追求自己的独特,而本质是因为害怕不同而随的大流。所以有用户黏度的产品都有一种契合,用户和产品的契合,也是用户和开发者的契合。这种东西只有本源性气质的坚持能做到。
    kevinl
        57
    kevinl  
       2011-12-20 09:42:00 +08:00
    受教了
    xi4nyu
        58
    xi4nyu  
       2011-12-20 09:53:18 +08:00
    楼主目前技术到什么程度?
    wenhuacn
        59
    wenhuacn  
       2011-12-20 10:02:23 +08:00
    @dqflyer 推荐看看这个
    cngithub
        60
    cngithub  
    OP
       2011-12-20 10:42:22 +08:00
    @xi4nyu 目前webapp类的项目如果缺乏程序员,能顶岗维护下去。移动类的项目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在努力中。
    neoprc
        61
    neoprc  
       2012-01-16 17:30:52 +08:00
    @cngithub 阳老师?
    XDash
        62
    XDash  
       2012-01-17 10:22:20 +08:00
    不喜欢成功学,但很爱研究失败。
    voltairx
        63
    voltairx  
       2012-01-17 14:02:57 +08:00
    必须露面,你是指航明灯啊。
    uoryon
        64
    uoryon  
       2012-02-16 20:18:55 +08:00
    获益匪浅啊。
    uoryon
        65
    uoryon  
       2012-02-16 20:22:31 +08:00
    果然我同学还行啊,他说过:“不是我不去做公益,是这个团队不是用来做公益的,这是一个商业团队,如果你想做公益,我可以重新创立一个公益团队。”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971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89ms UTC 23:12 PVG 07:12 LAX 16:12 JFK 19:12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