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 < http://liqi.io > 是一个关于工具的访谈类网站。
利器采访优秀的创造者,邀请他们来分享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使用工具的方式和原则。目前已经采访了程序员、设计师、作曲者、作家、编剧、podcast 主播、编辑等……
受 The Setup 的启发,回答的是固定的六个问题:
问题一样,但每个人的回答却不尽相同。访谈每周两期,每周一与周四更新。
至于为什么 Logo 是水母,大概因为我们提供的都是湿货吧。
网站已经上线一个多月了,共发布了 11 篇采访:
利器由离线团队制作,我们同时也在为创造者们制作一本纸质的科技文化杂志《离线》。《离线》也有一个「工具」栏目,算是线上线下理念互通吧。
采访约稿就是编辑部全体六人,平时网站的维护和运营包括我共两人。由于我们都不是技术出身,所以采用的是比较成熟的 Wordpress 来搭建网站,但各种技术小问题也让我们挺头疼。
最后就是求 V 友的关注、意见和嘉宾推荐了。
除了网站本体以外,我们在微博、TinyLetter、知乎专栏、微信上同步更新。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有啥问题都欢迎给我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
![]() | 1 forkon 2015-07-14 11:01:56 +08:00 网站设计非常不错 除了中间那个进入利器的按钮 |
2 username10086 2015-07-14 11:12:50 +08:00 via iPhone 理念挺好。用文章的形式我挺不喜欢。除非是精美文章。还要对口。旁杂文字太多眼睛疲惫。为啥子不提供软件行业归纳。同类软件使用频率排行。官网下载推送地址。很多人都好奇同行用啥软件。。。 |
3 yyy 2015-07-14 11:15:57 +08:00 赞 |
![]() | 4 Dongdong36 2015-07-14 11:20:07 +08:00 加个标签,这样就可以方便检索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领域了 |
![]() | 5 qiayue PRO 进入利器按钮建议改为透明背景加白色边框,所谓幽灵按钮 |
![]() | 6 fm100 OP @Dongdong36 现在是带职业的标签的,开发者、设计师或者作者这样。譬如: http://liqi.io/tag/%E5%BC%80%E5%8F%91%E8%80%85/ |
![]() | 7 Dongdong36 2015-07-14 11:27:24 +08:00 @fm100 哦哦,刚刚没注意到 |
![]() | 9 9hills 2015-07-14 11:56:56 +08:00 记得以前也有一个网站,也是关注于各种工具,后来黄了。。 |
![]() | 10 dai269619118 2015-07-14 13:09:42 +08:00 很不错 有点感兴趣 就是网页加载的太慢了 特别是图片 |
![]() | 11 RyuZheng 2015-07-14 13:29:26 +08:00 via Android 听比特新声知道的,感觉还不错 |
![]() | 12 djyde 2015-07-14 15:14:27 +08:00 wow, 非常 cool。 欢迎采访我 哈哈哈哈哈哈 |
![]() | 14 evlos 2015-07-14 15:42:28 +08:00 赞,已关注。 |
![]() | 15 gilgamesh 2015-07-14 15:54:07 +08:00 via Android 写作采访,读作软件推荐。 |
![]() | 16 run2 2015-07-14 16:12:35 +08:00 |
![]() | 18 azurefire 2015-07-14 19:32:40 +08:00 via Android 听起来有点像 https://usesthis.com/ |
![]() | 19 Underwater 2015-07-14 19:44:17 +08:00 @azurefire 是受它启发没错,文中也标明啦。 |
![]() | 20 imydou 2015-07-14 20:04:51 +08:00 |
21 xchange 2015-07-14 20:42:34 +08:00 网页加载速度非常慢…… |
![]() | 22 pysama 2015-07-14 21:55:48 +08:00 哈哈, rokey 曾经的偶像。。。 |
![]() | 25 xcv58 2015-07-15 03:42:07 +08:00 宕机了? |
![]() | 26 gangsta 2015-07-15 07:59:15 +08:00 看到一个很像的: http://setup.littletouch.org |
![]() | 27 xiashali 2015-07-15 08:37:27 +08:00 via Android 邮件标题太像病毒邮件了, 怎么破 |
![]() | 28 lwrless 2015-07-15 08:41:15 +08:00 网站很棒,内容很不错,已经收藏! |
![]() | 29 Aether 2015-07-15 10:39:05 +08:00 网站在国外?速度很慢。 |
![]() | 30 mongodb 2015-07-15 11:06:33 +08:00 想起了曾经的新工具。 |
![]() | 32 predator 2015-07-15 11:49:05 +08:00 不错,已读完 |
![]() | 33 Underwater 2015-07-15 13:27:25 +08:00 |
![]() | 34 SuYia 2015-07-15 15:44:33 +08:00 ![]() 小改了一下,好像改观不大T.T RT: ![]() |
35 Joes 2015-07-15 16:16:32 +08:00 有意思。。 赞一个! |
![]() | 36 qw7692336 2015-07-15 17:52:45 +08:00 看了一圈,感觉分享的东西不够小众。很多工具都是大家都知道都用过。关于分享工具这项,还是不如v友分享。 |
37 fangshouyibo777 2015-07-15 18:19:37 +08:00 很有意思 |
![]() | 38 samael 2015-07-15 22:32:57 +08:00 via Smartisan T1 赞 |
![]() | 39 sinxccc 2015-07-16 06:43:12 +08:00 中文圈的 "The Setup" 模仿最早应该是 Apple4us 的“工具癖”,然后才是“新工具”和那个不怎么知名的“中文 The Setup”。 新工具还是做过一些有意思的访谈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人气渐少直至废弃。 我觉得这类访谈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被采访的人。被采访者无非是两个维度,一是“知名”,一是“有趣”,但在这两个维度上能走多远却局限于采访者的认知和关系网,往往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越来越非知名且无趣。这个包括原版的 "The Setup" 也正在陷入这个问题,600多期采访之后,最近的一些跟早起的相比,有些简直是云泥之别。 |
![]() | 40 sinxccc 2015-07-16 06:46:59 +08:00 @qw7692336 大部分人的工具都不会太小众,看别人的分享更有意思的在于他们为什么选和怎么用。我觉得这才是“采访”区别于论坛常见的晒桌面晒 EDC 的区别。 |
![]() | 41 xiandao7997 2015-07-16 10:11:13 +08:00 usesthis 本来是有很多国家的,见 https://usesthis.com/community/ 也有中文,不知为什么后来不维护了 |
![]() | 43 s4tar 2015-07-17 09:17:10 +08:00 要是能多配点图,或者视频就好了 |
![]() | 47 sinxccc 2023-05-12 21:43:49 +08:00 @huseyin 至少我知道的没有,https://www.workspaces.xyz/ 稍微类似但感觉“展示”的味道太重而“介绍”的味道不足。 |
48 huseyin 2023-05-12 22:52:07 +08:00 @sinxccc 感谢分享,这个也还算可以的。 https://www.producthunt.com/products/workspaces-newsletter alternative products 也有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