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YGHMXFAL 2024-05-19 19:29:12 +08:00 你领导想进步了,在兄弟部门面前挣表现挣人情拉票呢 |
2 catfrank OP @YGHMXFAL 那倒不是,所有部门都要去,人事部要求我们供应链每天去 4 个,我们领导卖面子只让我们去 1 个 |
3 yeqizhang 2024-05-19 22:14:26 +08:00 via Android ![]() 格力? |
4 Fading2276 2024-05-19 22:38:43 +08:00 ![]() 瞎猜的 1 、夏季到了,订单量大增,招不到人,就后勤先顶上 2 、省钱,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3 、公司业务不好,要裁员了,逼着后勤部门的人自己走 都有可能吧,你是局内人,应该是最清楚的。 担心饭碗就服从吧,屋檐下谁能不低头。 |
5 junan008 2024-05-19 23:08:33 +08:00 via Android 韵达快递就是啊,程序员要去送快递啥的 |
![]() | 6 k9982874 2024-05-19 23:47:26 +08:00 via Android 在领导眼里你们只是资源,牛挤 4 天奶再耕 3 天地,即满足了生活又满足了生产。 老板恨不得下面的牛边挤奶边耕地。 |
7 shapper 2024-05-20 00:00:08 +08:00 这是明摆着不想招人,让你们干活啊。 觉得没事干,让你们干活。我以前就不去支援 |
8 Yass 2024-05-20 00:26:53 +08:00 不清楚其他部门的工作量是否饱和,是否可以消除某些没去过,也不了解一线同事工作量和辛苦程度,瞎鸡儿吐槽的人心里的偏见? |
![]() | 9 LeeReamond 2024-05-20 00:31:03 +08:00 ![]() 这种事显然两个目的 一是降本增效,能用尽用,这不用提了。 二是增强对管理岗的控制,你周六去工厂了,就算啥也没干,那总归你是没时间跟供应商推杯换盏了。你私人资源不到位,背刺领导的可能性就小了,领导拿捏你的可能性就大了。 有人的地方都是江湖。 |
10 forisra 2024-05-20 01:36:10 +08:00 其实不要想太多,就是缺人还无法灵活用工的缘故(其实可以联系中介招收日结,周结工人,当然可能你的公司管理很规范招不了)。工业很多行业周期不稳定的,例如锂电池相关,因为石墨高度依赖水电旱季和多雨季节这里显然就有分别了。至于果链更不用说,工人数量不稳定差不多成为一种景观了,只不过关注的不多。 不过说实话我更好奇你在产线工作心理体验是啥。 |
![]() | 11 wen20 2024-05-20 05:21:22 +08:00 讨论忙不忙不如讨论该不该 如何定忙不忙?每天工作 4 小时? 8 小时? 12 小时? 每天出活 100 个? 200 个? 300 ? 没达平均淘汰吗?那平均就会不断提高。那就不要叫打工人,叫打工比优机器更准确。 关心自已不忙就应该支援干其他事,不如关心分工是否合理?被支援的工种是否合理?零时人工市场那么人,为什么不人市找? 如果跨工种工作都不算压榨价值,那 一天工作 16 个小时就更不算压榨,因为可能是你本职工作做的“不够好”。 |
![]() | 12 echo1937 2024-05-20 06:13:57 +08:00 via iPhone 很多制造业工厂都会这样干,比如把工程师派去产线上支援 |
13 ho121 2024-05-20 07:15:19 +08:00 via Android 开公司是手段,不是目的。 就是说,老板开了家公司,目的不是把公司做好,而是老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会出现公司很多政策不管是表面上还是本质上都对公司无益,有的人就觉得老板傻。可这些政策却对老板自身有益,他们可不傻。 所以,公司的大部分政策都是为老板或者是股东私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公司整体或者员工服务。 |
14 catfrank OP @forisra 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去产线了就闷头干活呗,之前校招进去就在一线干了一个月,已经无语了 |
15 catfrank OP @testver 不止是夏季订单多的时候要去,去年 12 月订单少的时候也去了,听老员工讲,“支援”这件事持续很多年了 |
![]() | 16 laiyuhua1988 2024-05-20 08:26:02 +08:00 领导认为一线很忙、很辛苦,办公室的人没什么事做、很舒服,也想做些成绩让更上一级的领导看到,就搞出这种弊大于利的方案。这种情况体制内的单位很常见。你去打螺丝打一天,你办公室的活还是等着你回来干,并没有减少,活多了,但报酬还是一样的。 |
![]() | 17 kandaakihito 2024-05-20 08:33:22 +08:00 盲猜你在珠三角或者闽赣?这边的制造业才不管你是什么岗位什么学历,只会把所有雇员当作纯廉价耗材来看待,所谓的人只是机器的附属零配件罢了 |
![]() | 18 jstony 2024-05-20 08:47:14 +08:00 可能老板就是从 0 开始干起来的,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严格区分后勤和产线,后来做大了,后勤也确实需要时常去支援,再后来就形成了制度,仅此而已。 |
![]() | 19 apisces 2024-05-20 09:05:21 +08:00 制造业,生产部门大于一切。我以前在某一线空调厂商做软件研发,夏季开始后的旺季一样去生产部门支援,打螺丝、贴海绵都干过 |
![]() | 20 yxb9511 2024-05-20 09:35:11 +08:00 上面有人折腾而已,这种时候没啥办法那就学会摸鱼,一线也可以摸鱼的 |
![]() | 21 yKXSkKoR8I1RcxaS 2024-05-20 09:38:05 +08:00 |
![]() | 22 lixiaobai913 2024-05-20 09:43:53 +08:00 @junan008 韵达上海总部也会这样吗 |
![]() | 23 promontory123 2024-05-20 11:23:09 +08:00 ![]() 制造业就是这样的,我上一家公司每年年底都这样,年底订单交付压力大,但是流水线的员工有的直接离职回家过年了,产线缺人就从深圳用大巴车拉我们这边的研发过去打螺丝,不管是开发还是测试或者其他的,领导都需要过去干一周;吃住都是在工厂,睡的话就发一个床单,一个被子;大家每天下班都去大排档喝酒吃烧烤;感觉自己妥妥就是产线工人 |
![]() | 24 tanhaiyu 2024-05-20 11:43:04 +08:00 给不给补贴 |
![]() | 25 UIXX 2024-05-20 11:43:47 +08:00 制造业常这么干,个人就曾“支援”过工厂,干的是出货前打包,搬设备,纯体力活,半天就累得不行。OP 是采购岗,供应链的一环,去工厂“支援”,个人觉得比软件工程师去跨工种更合理。 关键在于这种“支援”的频率,次数很能说明问题。有的是熟悉环境轮岗性质的、有的确实是排期出问题人手不足临时支援的、有的纯粹是领导工具化员工的结果... 按照 OP 的说法,要么领导有意搞服从性测试,要么公司经营出了问题。对于实体产品公司,工厂端 [频繁] 出现问题是 [系统性] 、 [灾难性] 、 [影响深远] 的。 |
26 43n5Z6GyW39943pj 2024-05-20 11:59:46 +08:00 格力? 老传统了吧, 新员工都必须下流水线干一个月 电机院新员工更是苦逼, 到现场跟进度自己四处找装配人员跟进 |
![]() | 27 qbmiller 2024-05-20 12:23:47 +08:00 京东不也有,还是有意义的 |
29 catfrank OP @tanhaiyu 去年“支援”一天发一张 100 元的购物卡,这次什么都没说,估计是没补贴了 |
31 catfrank OP @tianzi123 延迟 3 年发?发给谁呢?三年人都可能换了几次。整栋楼不能带手机,是指办公楼还是厂区?管理起来也不方便啊,那么多手机怎么保存?抽烟一般有指定的抽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