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入手了,不知道各位怎么看?
]]>现金红包
]]>第二年才可以找它们,另外异地提车,保险买在异地,这个没问题吧?例如广州提车,深圳的牌,上的广州保险
目前险种抄小红书
]]>支持 iOS 和 Android ,自己手戳了一个 api 出来读取 teslamate 的数据库供 app 调用,使用前需要先把 api 部署在 teslamate 同一个网络下的 docker 中,截图贴不上来,可以去 github 看看,实现了很多个图表功能
]]>由遇见过这个情况的车友吗
缺点: 高速噪音大,说话声音要大一点 后排反应热,中午摸了一下顶层玻璃 烫手 开快方向盘有点抖,压变道线车身有点晃 续航比我想象的要短,去头去尾 70%,80%, 开个 200 多 km 就得充一次电 座椅(蔚来 理想这些比它舒服多了)
优点: 操控上乘 (很多德系油车也不错) 动能回收非常舒服,停停走走这种场景 不怎么需要刹车了 刹车能力好
车不错,但是没有我心里想的那么好
]]>(顺便问一下兄弟们,现在 FSD 可以转移了,有出的吗?我收一个 转移流程参见小红书。)
]]>它这个 750 公里续航里程(CLTC),意思是用的长续航电池吗?
]]>以上仅作为新手车主, 短期体验的分享, 仅供参考.
]]>日常通勤都是深圳市区,偶尔节假日跑回广东老家(单路程 161km )
没有家充,周围挺多特斯拉超充,停车的话,附近停车场多
]]>现在还是适合下单吗 v ?这两个月来活动只增不减,恐怕再晚一点更多活动
]]>印象里保时捷前几年出现过电池着火打不开车门,将车主活活烧死炭化的。
Tesla 卖出那么多,理论上出现各种极端事故的概率是不是更大?
]]>基本上所有国产电车都可以讲好几个命令,并且上下文有语境。
去试驾发现英语也不行,跟日本车的水平类似,只能说那几句模版话。
按理说特斯拉的智能座舱的硬件不比 8155 、8295 差。
是不是特斯拉的研发能力不行,还是马老板有司机和秘书,不需要。
也可能跟美国的大环境有关系,硬件上的语音助手顶流就是 Siri 。锚定了一个很差的标杆,所以没必要做好。
唉,什么时候 GPT 和 Gemini 能在一个好的硬件上发展。
]]>但我坐车,坐个毛坯房,又颠,花钱又多,是不是有毛病。
]]>后面他和另外一个朋友一起去试完 model y ,当场就跟我说要叛变了,我问为什么,他就说驾驶爽,后面骂了一个晚上都骂不回来(我是特黑),后面他应该是下定了,不知道是大定还是小定。
因为是真的好哥们,我也不想他后悔,但是在买车这事上过多涉及确实也不是很好,所以他说下定之后我也就没说啥了,但我是真的难受。。。所以我一直在反思是不是我对特斯拉偏见太大了,在我眼里特斯拉的优劣:
智驾:基础只有 AP ,FSD 要加 6W ,放在几年前特斯拉刚出来的时候确实很惊艳,但现在也未必能比得上现在国产第一梯队的智驾吧,而且还要加很多钱?
内饰、座舱功能:这个就更不用说了,毛胚房要啥没啥,座椅通风没有,仪表盘没有,hud 没有,甚至最低配连 360 都没有
底盘、驾驶:我认知里特斯拉唯一的优点,就是底盘运动,驾驶爽,这我确实是认同的。还有一直说三电系统好的,但我不太了解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综上,在我眼里特斯拉就是除了驾驶爽以外就没有任何优势了,但这点优势我觉得完全撑不起 25w 的价格。那事实上是不是这样?还是我的问题吗?求各位骂醒我。。。
]]>我的情况:
工薪族,
驾龄:0 (考驾照 ing )
购车需求:主要和女友 2 人,满足上下班通勤,短途旅游;偶尔带上女友妈妈
预算:23-25 万
活动范围:95%待在深圳城区,3%跑深广两地,2%回老家( 400 公里)
选定范围:特斯拉,小鹏,小米,极氪
首选:
特斯拉 model Y:model Y 是我的首选,不过我觉得有点贵,我想买 99 成新的二手....不选 model 3 的原因是,我身高 182 ,试驾坐 model 3 有点点挤的感觉;且我有时还要带上女友和女友妈妈...后排不大舒服
小鹏 P7I:P7I 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车,符合我这种南方人、理工男、极客的胃口...而且我觉得是个驾驶新手,小鹏的智驾对我很有吸引力
极氪 007:挺好看的,没有试驾,但也没有太多感觉...备选之一
小米 SU7:SU7 ,我女友喜欢...我自己是搞 3C 类硬件的,我个人觉得 SU7 再好,也还是需要时间去积累,去工程调优..不适合现在入手...何况它的建厂速度和造车速度太快了,需要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