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 install debian-cd isolinux genisoimage mount -o loop /opt/mkiso/debian-12.8.0-amd64-DVD-1.iso /mnt mkdir /opt/debian_custom cp -r /mnt/* /opt/debian_custom/ cp /opt/preseed.cfg /opt/debian_custom/preseed.cfg chmod +w /opt/debian_custom/isolinux/txt.cfg vi /opt/debian_custom/isolinux/txt.cfg 加入以下测试项 label autoa menu label ^autotesta (Automated) kernel /install.amd/vmlinuz append auto=true preseed/file=preseed.cfg initrd=/install.amd/initrd.gz --- quiet label autob menu label ^autotestb (Automated) kernel /install.amd/vmlinuz append auto=true preseed/file=/preseed.cfg initrd=/install.amd/initrd.gz --- quiet label autoc menu label ^autotestc (Automated) kernel /install.amd/vmlinuz append auto=true preseed/file=/cdrom/preseed.cfg initrd=/install.amd/initrd.gz --- quiet
cd /opt/debian_custom genisoimage -o /home/debian_0012_-auto.iso \ -r -J -b isolinux/isolinux.bin -c isolinux/boot.cat \ -no-emul-boot -boot-load-size 4 -boot-info-table \ -eltorito-alt-boot -e boot/grub/efi.img -no-emul-boot \ /opt/debian_custom xorriso -as mkisofs -o /home/debian_0012_-auto.iso \ -r -J -V "Debian Custom" \ -b isolinux/isolinux.bin -c isolinux/boot.cat \ -no-emul-boot -boot-load-size 8 -boot-info-table \ -isohybrid-mbr /usr/lib/ISOLINUX/isohdpfx.bin \ -eltorito-alt-boot -e boot/grub/efi.img -no-emul-boot \ /opt/debian_custom
使用以上两种命令生成的 iso ,在虚拟机中,能正常引导,无论是传统的 Graphical Install ,还是自加的 autotesta,autotestb,autotestc 方式,在开始后,会在界面提示:Detect and mount installation media","Incorrect installation media detected"
preseed.cfg 应该是没问题的,交给 GPT 检查过,现在看起来,更像是 iso 的封装方式,安装引导无法识别介质,导致了没法继续下去了,正确姿势应该是如何?
]]>希望达成的目标: 以 vnc 的方式连接上 debian 后,能切换至 root 身份进行可视化操作(非终端命令切换)
]]>有的人读:呆边
还听说有人就说大便系统。(戏谑说法)
今天听到有个人读:得( dei3 )变
]]>如何指定 A 网卡入站 B 网卡出站呢
A 网卡有公网 ip 可以联通 B 网卡没有公网 ip
试了路由表还是搞不定 希望大佬指点
]]>进入桌面后显示了两个工作区,点击后直接全屏,然后要打开应用就要点击左上角活动-再点击屏幕下方启动台-再点击想要的应用,这操作链路也太长了吧。切换应用也是,点击左上角-再点已经打开的应用。
然后貌似多窗口不见了?我新建一个窗口但是不知道咋切换,各种操作都找出不来。
是现在流行这个我跟不上时代了吗,还是有啥新姿势,比如手势、快捷键我没掌握?
]]>看了一下哪吒探针之类的,挺麻烦的,要部署两端。试了试 netdata ,内存占用太大了,不好。
求助 v 友有没有合适的探针软件,要求:
iface enp1s0 inet dhcp
还是不能自动获取。 改成 固定 ip 才可以。
]]>Get:11 https://apt.postgresql.org/pub/repos/apt bookworm-pgdg/main amd64 postgresql-client-common all 255.pgdg120+1 [36.2 kB] Get:12 https://apt.postgresql.org/pub/repos/apt bookworm-pgdg/main amd64 postgresql-common all 255.pgdg120+1 [180 kB] 67% [12 postgresql-common 81.6 kB/180 kB 45%] 2,727 B/s 1h 44min 23s
]]>https://github.com/volitank/nala
老版本 debian / ubuntu 安装 apt-get install nala-legacy
整体类似 dnf 有类似 dnf 的 history undo ,nala fetch 自动获取最快的源
]]>/etc/ufw/before.rules
里面 # NAT Talbes rules *nat :PREROUTING ACCEPT [0:0] :POSTROUTING ACCEPT [0:0] # MASQUERADE -A POSTROUTING -s 172.18.0.0/16 ! -o docker0 -j MASQUERADE -A POSTROUTING -s 172.23.0.0/16 ! -o docker0 -j MASQUERADE COMMIT
我每次用ufw reload
后就会重复生成规则,用iptables -t nat -L -v
发现重复加载了规则
这是ufw reload
之前
ufw reload
重载一次之后
多次ufw reload
后会产生更多重复规则。大佬们在 debian 中是如何重新加载规则的?
网上已经搜索过了,大部分是超时,我的情况不是。反而不操作就不会掉线。 网络也不差,没有掉包。 实在想不明白了。
感谢楼下回帖的大佬们。
]]>请问各位大侠,该如何补救,谢谢!
]]>/etc/ufw/before.rules
中,如果用 ufw reload 重载会重复生成 iptables 规则(用 iptables -t nat -L -v 看到的),你们是怎么解决重载 iptables 规则的? ]]>但是原始数据看起来不是很直观,我把它汇总做了个柱状图,结果如下.
更多子项的柱状图数据在这里
https://github.com/Rwing/debian-benchmarks-game-visualization
原始数据来自 debian
https://benchmarksgame-team.pages.debian.net/benchmarksgame/
]]>与自由软件社群订立"社群契约"
Debian 将始终是 100% 的自由软件 我们制订一个名为"Debian 自由软件指导方针"的标准便于我 们判定某项作品"自由"与否。我们保证 Debian 系统机器附带的软件包遵循这些自由软件的方针。我们将同时支持在 Debian 上开 发及使用自由或者非自由软件的用户。但是,我们决不让这个系统依赖于任何非自 由软件。 我们将回报自由软件社群 当我们编写 Debian 系统的新的部件之时,我们将使其遵循 Debian 自由软件指导 方针的理念。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打造最优秀的系统,以 利自由软件得到最广泛的使用及传播。我们将反馈那些作品被 我们系统收录的"上游"作者,例如缺陷的修正 、改良的意见以及用户的需求等这些信息。 我们绝不隐瞒问题 我们将始终把我们整个的缺陷报告数据库开放给公众阅读。 由用户在线提交的报告,将会很快的出现在其他人的眼前。 我们将优先考虑我们的用户及自由软件 我们由我们的用户及自由软件社群的需要所导向。我们将优先考虑他们的利益。我 们将在多种计算环境中支持我们的用户的操作需要。我们不反对在 Debian 系统上 使用非自由软件,我们也不会尝试向创建和使用这部分软件的用户索取费用。我们 允许他人,在没有我们的资金的参与下,制造包括 Debian 以及商业软件的增值套 件。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们将提供一集成的、高质量的、100% 自由的软件,而 不附加任何可能阻止在这些方面使用的法律限制。 哪些作品不符合我们的自由软件规范 我们明了,某些我们的用户需要使用不符合 Debian 自由软件指导方针的作品。 我们为这些作品,在我们的 FTP 库中留出了"contrib"以及 "non-free"目录。在这些目录下的软件包,并不属于 Debian 系统 尽管它们已被配置成可以在 Debian 下使用。我们鼓励光盘制造商阅读这些目录下 的软件的许可证,以判断他们是否可以在光盘中发行这些软件 。所以,尽管非自由软件并非 Debian 系统的一部分,我们仍支持它们的使用,并 且我们为非自由软件提供了公共资源 (诸如我们的缺陷跟踪系统以及邮件列表)。
]]>然后自己想了个办法,把 ISO 烧录到 U 盘 1 里面,然后把 PC 的硬盘拔了,插入 U 盘 1 和空白 U 盘 2,把 Debian 装到 U 盘 2 里了。引导也写到 U 盘 2 里了。
拔掉 U 盘 1,插着 U 盘 2 开机一切正常,顺利进入系统,目前为止很美好。
然后把硬盘连回去,再启动就不行了,进不去 Debian
我觉得问题出在 U 盘 2 里的系统是 sda,连上硬盘之后,U 盘就不是 sda 了,所以进不去。
各位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有其他办法能做个真正随处可用的 Debian To Go 吗?就像 Windows To Go 那样的。
其实还有一个实现方法就是先做一个 Windows To Go,然后再装 Debian,就没问题了,可是我的 U 盘只有 64G,装了 Windows 之后捉襟见肘。所以这个方法 pass
]]>debian 10
已经安装 firmware,/lib/firmware 也有对应的 ucode
gnome 桌面右上角出现了 Wifi Not ConConnected,但是点击搜索,搜索不到任何 WiFi
]]>显卡:i5 第八代核显 630
显示器:AOC U2777
桌面环境:gnome
问题:在显示设置中当选择分辨率为:3480×2160 时,刷新率选项只有 30Hz 一项,如何设置为 60Hz?。
鼠标移动不准确,难以正确的选择网页上的一行文字(已经换过几个鼠标测试,都一样的不准确)。当把分辨率设置为 1920×1080 时,可以选择刷新率为 60Hz,这时候鼠标操作完全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