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兒童人格障礙風險高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江國樑團隊,分析近8萬名ADHD兒童健保大數據,並將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Children》,揭示「家庭結構」與「父母年齡」在兒童發展中的關鍵影響。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江國樑指出,穩定、和諧、功能良好的家庭,能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神經發展更平衡;相對地,若家庭互動薄弱或照顧斷層,則可能增加心理與行為挑戰。
江國樑研究團隊將「隔代教養」定義為祖父母支付保費、且子女未與父母同住,研究結果顯示,這類孩子後續出現精神疾病的機率高於一般兒童。其中,人格障礙風險最高,高出9.23倍;躁鬱症約2.9倍、適應障礙則約2.2倍。
江國樑指出,雖然隔代教養能提供家庭支持,但若缺乏親子互動或教育觀念落差過大,孩子容易承受更高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情緒與人格發展。而父親20歲以下者,其子女躁鬱症的發生機率為一般族群的3.58倍;母親20歲以下者,則約2倍。江國樑說,年輕父母面臨經濟壓力、教養經驗不足及社會支持有限等問題,可能使孩子更容易出現情緒不穩與行為偏差問題。
研究也指出,高齡母親(35歲以上)子女自閉症發生機率約高出1.5倍,語言發展遲緩比例也較高;高齡父親的子女同樣有自閉與語言遲緩傾向。江國樑表示,這可能與年齡帶來的基因變化或遺傳有關。
江國樑強調,ADHD孩童不是「故意搗蛋」,而是需要被理解與支持神經發展狀況,若發現孩子情緒起伏明顯或行為失序,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他也建議臨床醫師在診斷與治療時,納入家庭結構與父母年齡背景作為考量,針對不同照顧型態提供早期介入與情緒支持。
其他人也在看
微軟導入OpenAI晶片技術 助研發自家AI晶片
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根據微軟與OpenAI最近修訂後的的協議,微軟可以取用OpenAI的研究成果,因此公司計畫利用OpenAI研發的客製化AI半導體,來協助自家的晶片開發。
中時財經即時 ・ 14 小時前
微軟借力OpenAI推自研晶片 台廠具優勢搶單
[非凡新聞]記者黃靖棻,攝影詹明樺全球各大科技廠,紛紛投入自研晶片,微軟也計畫,藉由OpenAI研發客製化晶片的存取權,推動自家的晶片開發計畫,分析師認為,台灣IC設計廠商,像是世芯、創意、智原、聯發科等業者,...
非凡新聞 ・ 20 小時前

普發現金,孩子也有! 爸媽快學這6招培養金融素養
金錢教育不能等!尤其在普發現金一萬元的時刻,是爸媽引導孩子「錢從哪裡來、該怎麼用」的好機會。研究指出,孩子的金錢概念會隨年齡逐步發展,從三歲的「拿了就走」到九歲的「懂得預算規劃」,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教學重點。本文整理6大關鍵期與實用遊戲,幫助爸媽輕鬆養出有金融素養的孩子。
信誼好好育兒 ・ 1 天前
社會冷漠加劇孤獨蔓延!專家示警:孩子也陷危機 家長可以怎麼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越拉越遠,逐漸與真實社會脫節。孤獨感也正在悄悄侵蝕著兒童和青少年,CNBC報導,美國非營利組織Common Sense Media最新報告指出,11至17歲的男孩中,有超過四分之一表示感到孤單。專家推測可能與家人、親友互動減少,以及戶外團體活動不足有關,建議家長可以透過增加親子時間、與孩子討論網路使用、鼓勵多參加戶外活動等方式,幫助孩子重新建立情感連結。 社會陷孤獨情緒 連孩子也缺乏社交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5年調查顯示,18至29歲的年輕人中,24%表示經常或幾乎總是感到被孤立,30至49歲族群也有20%感受相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German Velez醫師指出,孩子們越來越孤獨,同樣也不是新鮮事。 是什麼讓青少年男孩感到孤獨? Velez醫師表示,首先就是孩子的社交活動變得越來越少。以吃飯為例,根據2025年《世界快樂報告》,2023年約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前一天的每一餐都是自己一個人吃」,較十年前增加53%。但其實跟家人朋友一起用餐,可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賣肉羹養大3兒女,妻失智卻沒人願幫忙!他心冷捐上億家產:我不懂情緒勒索,只盼與孩子相聚
阿雄夫妻倆大半輩子在台中市場賣肉羹,養大3個小孩,並支持他們成家。小孩都去台北上班,不願接手作小吃,夫妻持續忙碌。阿雄64歲時,太太失智了,阿雄不想打擾孩子,自己陪伴照料。當太太失智進入中期,經常走失,阿雄只得關閉店面,全力照顧。直到太太失智末期,阿雄實在無力應付,才連絡外地的兒女希望他們回來幫忙。
幸福熟齡 ・ 4 天前
聽「股利新招」健保可收480億 石崇良眼都亮了:晚上好睡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大刀砍向存股族、定存族以及房東們,引發480萬人反彈,政策緊急喊卡,但面臨明年健保財務缺口將高達千億元,仍吐心聲「讓我睡不著」。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3)日質詢時建議,只需拿掉現行補充保費1000萬的課徵上限,得罪有錢人,就有480億入袋,追問石崇良敢不敢?石崇良...
匯流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陳文茜罹癌第4期停止免疫療法 癱地大喊「自行宣告康復」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去(2024)年發文透露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且擴散至多個器官,正透過免疫治療、光子刀等方式治療。今(13)日她在臉書發文「自行宣告康復」,直指自己2個月前已自行決定停止免疫療法,「其他就豁出去了。」
民視 ・ 16 小時前
18歲高中女發育好!月經卻從未來過 醫檢查驚「沒有陰道」
孩子在發育期還未出現性徵,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享,一名身材發育良好的18歲高三生,月經遲遲沒有來,被母親帶到醫院做檢查,發現她先天性無陰道,子宮也發育不全,雖然可透過手術建立人工陰道,但生育能力受到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5歲女從69kg減到60kg!多吃一餐反而變更瘦,秘訣在於「早上選這4樣食物」
一位45歲女性透過調整早餐習慣,在短時間內從69公斤降到60公斤,成功減掉9公斤。她身高165公分,過去雖有減重意識,但效果不佳。經過分析發現,問題關鍵在於「不吃早餐」。
姊妹淘 ・ 14 小時前
做大腸鏡前一定要看!「低渣飲食清單」1圖看懂 這些食物絕對不能碰
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安排做大腸鏡,但很多人一聽到要檢查就緊張到不行!其實,只要前幾天執行低渣飲食,整個過程不但順利,還能讓醫師檢查更清楚。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簡單來說就是少纖維、少殘渣、好消化的飲食,幫助腸道在檢查前徹底清乾淨! ▲全穀雜糧類腸鏡前幾天建議改吃「精緻澱粉」讓腸胃更輕鬆.可以吃:白飯、白麵條、白土司.避免吃:糙米、玉米、燕麥、地瓜等含纖維穀類 ▲豆魚蛋肉類選擇軟嫩、易消化的蛋白質最合適.可以吃:魚肉、瘦肉、水煮蛋、豆腐.避免吃:煎的、炸的、不熟或太韌的肉類▲飲品類檢查前飲品也要注意顏色與成分.可以喝:運動飲料、蜂蜜水、椰子汁等,無渣無色飲品.避免喝:牛奶、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 ▲蔬菜類蔬菜不代表都能吃,要選「嫩葉菜」族群.可以吃:菠菜、小黃瓜、香菇.避免吃:竹筍、菜梗、芹菜等粗纖維蔬菜▲水果類果肉軟、水分多的水果比較適合.可以吃:木瓜、哈密瓜、荔枝、西瓜.避免吃:黑棗、芭樂、百香果、柿子等高纖水果▲烹調方式.建議:水煮、汆燙、蒸煮、清炒.避免:煎、烤、炸 高敏敏提醒,放進嘴裡需要「咬很多下」的食物,通常都不適合!記得「少渣、軟質、清淡」是原則,吃平常的五到七分飽即可。此外
常春月刊 ・ 2 小時前
血糖都降不下來?原來你吃的「鹹食」比甜食可怕!6大隱藏糖陷阱
你以為不吃甜食就能穩血糖嗎?一位糖尿病患者三年來「滴糖不沾」,血糖卻一直很失控。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深入追問,才發現患者血糖不穩的真正兇手竟然是日常中常吃的「鹹零食」。營養師提醒,許多看似無害的食品,
健康2.0 ・ 1 天前

感冒好了卻一直咳嗽、喉嚨有痰?醫揭背後真相 要這樣做才會好
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露後,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引發咳嗽與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學校打流感疫苗前1天才揭曉廠牌惹怨 石崇良:家長的堅持不必要!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流感疫情少見提早報到,出現一波「秋季流感」現象,且疾管署預估最快11月底,流感就會二度增溫,卻傳出有家長抱怨小孩子在學校接種流感疫苗,校方卻在打疫苗前一天下午才告知疫苗廠牌,根本沒時間了解及選擇。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公開發話,強調如果孩子過去沒有特殊不良反應,家長不太需要堅持要打特定廠牌的疫苗,所有疫苗效果...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牙別亂刷!醫曝動脈斑塊藏「口腔1細菌」 是心臟病幕後推手
許多人都認為,心臟病的主要元兇是油、膽固醇、壓力,但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表示,「可能是因為你沒好好刷牙」,芬蘭坦佩雷大學(Tampere University)在2025年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的最新研究說明,心臟病的「隱形推手」可能是細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健保補充保費「這樣收」多4800億 石崇良眼睛一亮:好睡了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突然拋出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劍指存股族、定存族及房東,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行政院緊急喊卡。石崇良事後表示,面臨明年健保財務缺口將高達千億元「讓我睡不著」。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
中廣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柿子怎麼吃更健康?專家揭柿子三大「隱藏功能」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11月後秋意漸濃,柿子除了是秋天盛產的水果之外,對身體也有許多好處。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發文分享,許多人以為柿子甜度高會導致血糖飆升,但其實柿子經過多項研究證實,不只能幫助人體抗氧化、對抗慢性發炎,更能穩定血糖並精準調節血脂。對於糖尿病、高血糖、代謝症候群來說,是秋冬「護心、護肝、抗發炎」的黃金選擇!
民視健康長照網 ・ 22 小時前
眼皮跳不是福!專業醫:「2情況」恐腦幹腫瘤 快就醫
眼皮不自主跳動,常讓人想起「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這句話,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眼皮跳動與生活壓力、咖啡因的攝取、疲倦等因素有關,但若症狀持續數月或範圍擴大至臉部,就可能是腦幹腫瘤、多發性硬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應多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