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疏失!醫護看錯小數點「1.5變15 mmol」2歲男童服10倍藥量身亡
國際中心/陳佳鈴報導
美國佛羅里達州再度傳出醫療疏失釀成悲劇!一名 2 歲男童原本因病毒感染住院治療,卻因醫護人員誤讀藥物劑量中的小數點,將磷酸鉀劑量給錯為正常值的 10 倍以上,導致男童因高鉀引發心臟驟停,最後不幸喪命。男童家屬日前已向醫院正式提起訴訟,控訴醫療團隊嚴重疏忽,應負起法律責任。
事件發生於今年 3 月 3 日;男童佩桔( De’Markus Page )因持續嘔吐、腹瀉,被母親送往鄰近醫院急診,醫師發現他鉀離子濃度偏低,因此安排轉院至蓋恩斯維爾的佛州大學附屬教學醫院 UF Health Shands 兒童醫院進一步治療。原本醫療指示為每日口服 1.5 mmol 的磷酸鉀,然而根據訴狀內容,照護人員錯看小數點,以為是15 mmol,隔天卻誤將劑量放大 10 倍,並在同一天給予兩次,導致男童體內鉀離子瞬間飆升。
家屬指出,當男童因高鉀引發心臟驟停時,醫護人員竟未立即察覺異狀,等到發現時又因訓練不足,插管嘗試耗時近 20 分鐘仍未成功,使孩子長時間缺氧,最終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腦損傷並宣告死亡。
家屬痛批,院方不僅未妥善執行基本用藥程序,也未確保重症應變能力,整起事件是「可以避免的致命疏失」。對此,醫院並未回應事件細節,僅表示重視病患與家屬隱私,並將持續遵守所有醫療法規。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彰化蛋場毒蛋再驗仍超標 牧場汙染未除再封16萬顆
新/台中跟進普發5萬?盧秀燕終正面回應:想發、但現在不可能
新/台中9旬嬤吃稀飯噎死倒床 兒CPR急救仍不治
詐團也寒冬?愛情詐騙女網戀「新加坡男友」連長啥樣都沒見過3萬也騙
其他人也在看

離奇醫療事故 2歲男童吞藥過量身亡 竟是華裔女醫看錯小數點
醫師對幼童態度格外謹慎,因為用藥量稍微出錯一點就可能出事。美國就有一名幼童,服用過量藥物身亡,原因竟是華裔女醫師看錯小數點,導致幼童服用了超過正常劑量10倍的藥物,氣得媽媽提起訴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發射火箭送NASA衛星至火星 貝佐斯太空公司成功回收推進器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在美東時間13日成功發射了巨型軌道火箭「新葛倫號」,將2顆NASA衛星送往火星,要進行長達22個月的火星探測,還成功回收了推進器。這是「藍色起源」第1次成功回收推進器,同樣是太空公司「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第1時間也在社群平台「X」發文祝賀。
公視新聞網 ・ 9 小時前
相伴19年好想嫁給你!英國胃癌新娘說完「我願意」 婚禮當晚長眠愛人懷中
英國一對相戀19年的青梅竹馬情侶茱德塔布拉(JadeTabrar)和亞當肯普(AdamKemp),因命運無情捉弄,最終上演一場悲甜交織的婚禮。37歲的新娘茱德在與亞當相伴近20年、育有5名子女後,卻在去年8月被診斷出胃癌,病情急速惡化。今年9月,醫師更告知她僅剩3個月生命,讓2人決定提前完成多年來的婚禮心願。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全美今年執行41起死刑 年前還有6件 次數之多與派政治壓力有關
全美今年迄今已執行41起死刑,預計年底前還有六件要執行(13日在奧克拉荷馬州最後一刻獲減刑的受刑人),次數之多,為十餘年...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5 小時前
藍源新葛倫火箭成功發射 送NASA衛星上火星
(中央社卡納維爾角13日綜合外電報導)億萬富豪貝佐斯創辦的太空公司藍源研製的巨型新葛倫火箭今天從佛羅里達州升空,執行首次收費任務,將兩顆NASA衛星送往火星,還首次成功回收可重複使用的推進器。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衛福部曾喊毒雞蛋可重罰2億 落空!石崇良證實「罰不到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爆發雞農涉嫌違法使用禁藥驅寄生蟲,15萬顆芬普尼「毒雞蛋」流入9縣市,只追回3萬顆,毒蛋幾乎通通都被不知情的消費者吃下肚了,原本衛福部喊出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可重罰新台幣6萬到2億元,如今民眾期待的重罰落空!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4)日證實,事件已釐清問題出在畜牧場,就會由農業部依其相關法規處分,而衛福部主管的...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許多人一聽到「抗氧化」就想到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真正的抗氧化從來不只是吃對東西,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如何預防身體提早生鏽?以下醫師教你真正抗氧化保養。 在保健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抗氧化」
健康2.0 ・ 21 小時前
【下班經濟學】不吃藥快速搞定自律神經!名醫曝:吃一物快速緩解!
不吃藥又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方法是什麼呢?今天邀請到自律神經失調的臨床專家郭育祥來告訴大家,高血壓、睡不好、疲倦、焦慮、失眠、胃痛,但去醫院檢查又沒事,小心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喔!哪些補品吃了會讓自律神經更越補越糟?一次告訴你!不吃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名醫提醒用藥非讓患者長期依賴!近年越來越多人飽受自律神經失調困擾,包括失眠、心悸、頭暈、胸悶、容易緊張等症狀......
風傳媒 ・ 9 小時前
覺得自己每天都有喝水?營養師揭「4警訊」:身體缺水了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每天都應攝取足夠的飲水量,營養師羅晞蕾提到,很多人會誤以為自己有喝水,但實際上都沒補夠,當水分不足時,身體會出現很多小警訊,呼籲民眾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才喝水,雖然咖啡、茶、湯都能算一部分水分,但絕對無法取代白開水。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7 小時前
健保補充保費上限擬取消?賴士葆:可增4800億收入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提出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方案,因鎖定存股族、定存族及房東等族群,引發480萬人強烈反彈。國民立委賴士葆13日質詢時提出建議,只要拿掉現行補充保費1000萬元的課徵上限,就能為健保帶來4800億元收入。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色素卻超標?醫教「正確監測」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我每天量空腹血糖都正常,為什麼糖化血色素還是高?」這是新竹臺大分院代謝內分泌科蔡元祐醫師門診中最常聽到的疑問。有些糖尿病友長期控制血糖,自覺控制得宜,但檢查仍偏高,經分析才發現,原來飯後血糖飆升才是隱形元兇。蔡元祐醫師提醒,糖尿病控制關鍵在「正確監測」,隨著連續血糖監測器(CGM)普及,病友應善用科技精準控糖,唯有掌握完整數據,才能穩定血糖、預防併發症。 糖化血色素非唯一指標 飯後與夜間血糖波動也重要 每年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新竹臺大分院特別在世界糖尿病日前夕,出面呼籲民眾應重視自我監測。蔡元祐醫師指出,糖化血色素(HbA1c)能反映過去3至4個月的平均血糖,但可能受紅血球壽命、貧血或腎功能影響,導致結果與實際血糖不符,因此不能只看空腹血糖,更應觀察飯後與夜間波動。 掌握血糖波動 不只看數字更要懂變化 糖尿病衛教師盧芳有補充,血糖監測的重點不只是「記錄數字」,而是「理解變化」。例如: 防範低血糖與高血糖:血糖低於70mg/dL應立即補充糖分;若頭暈冒汗,需先確認是否為「假性低血糖」。 配對血糖評估:餐前與餐後血糖差距應維持在30至60m
健康醫療網 ・ 15 小時前
坣娜肺腺癌奪命!譚敦慈:魚這樣吃恐成最毒習慣 7症狀像感冒卻奪命
以〈奢求〉等歌曲深植人心的59歲情歌女神坣娜,驚傳於10/14病逝。外界一度猜測是紅斑性狼瘡或胰臟癌奪命,但她摯愛的猶太裔富商老公薛智偉今(31)日悲痛證實,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他透露,4年多前坣
健康2.0 ・ 4 天前
媽喝醉忘記收了!4歲雙胞胎兄弟誤玩上膛手槍 「砰一聲」全家崩潰
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發生一起幼童誤槍驚魂事件。1名母親因前一晚喝醉後忘記把手槍收好,竟讓4歲雙胞胎兒子在家中客廳玩耍時拾得上膛槍枝,誤觸後雙雙中槍送醫,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情況危急但穩定。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11月限定!你不要的「廢棄行動電源」回收賺400元折扣+禮券
你家抽屜是不是躺著一顆舊行動電源,想丟又不敢亂丟,深怕它變成一顆不定時炸彈?現在就是清掉它的好時機!台北市環保局推出回收活動,不但能安全處理掉家中的廢棄行動電源,還能拿到優惠好禮! 潛藏家中的危
健康2.0 ・ 21 小時前
上班族有救了!她用「4分鐘」上菜省時又營養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上班族、外食族時常有蔬菜量攝取不足的問題,近日,一位媽媽於臉書社團「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説」分享,青菜除了炒、燙等需要在廚房完成的煮法外,其實微波也可以,甚至比滾水燙青菜還能保留營養。貼文一出,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分享自己的「微波食譜」,引起社團熱議。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4 小時前
8旬母照顧腦麻兒50年悶死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台北市一名80歲劉姓老婦因長期照護全身癱瘓、患有腦麻的兒子長達50年,身心俱疲之下,於2023年將兒子悶死。一審法院判處她2年6個月徒刑並建請總統特赦。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今(13日)在立法院公開表態「我支持總統特赦」。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札幌圓山動物園捕獲棕熊 現已「賜死」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札幌市中央區的圓山動物園,近日驚傳有熊出沒,為了遊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而宣布閉園,同時設法圍捕,並於12日在園內設置的誘捕籠內,發現一頭體長逾1.1公尺的棕熊,已將其捕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