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風險高11倍 糖友篩檢要快
全台約280萬人罹糖尿病,演譯基金會針對300萬人10年健康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發現糖尿病患腎病變風險高達56.29%,為一般人11倍,糖尿病前期者風險也比一般人高3倍。專家指出,血糖出現異常就是警訊,應及早篩檢、預防追蹤。
演譯基金會運用300萬筆華人健康數據,追蹤10年健康變化趨勢,發現糖尿病與腎臟病變風險緊密相連。一般人腎病變風險約5%;糖尿病前期族群達15.31%,高出一般人3倍;糖尿病者腎病變風險更高達56.29%,為一般人11倍。
演譯基金會董事長石曜堂指出,「糖腎連鎖」在糖尿病前期就發生,當血糖開始異常,腎臟負擔就已啟動,是健康警訊,應及早篩檢、控制血糖及追蹤。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台灣每年約花費近1000億元,用於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相關照護,慢性腎病更晉升10大死因之一,不過近年洗腎人口成長率已比往年低,出現逆轉跡象,若能提早發現與介入,有機會能延緩惡化,減輕國人健保與健康負擔。
台灣基層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陳宏麟指出,糖尿病年輕化已成趨勢,全台約有280萬糖尿病患者,且糖尿病前期盛行率達29.6%,逐年攀升。其中,高達4成糖友會併發腎臟病變,也是我國洗腎的主要原因,還可能併發心肌梗塞、中風、視網膜病變等。他強調,糖尿病防治不能只靠藥物控制,要建立跨專科整合照護與健康教育,早期篩檢與定期追蹤。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數據中心副院長郭錦輯說,臨床上糖尿病友腎功能惡化初期幾乎難以覺察。台灣洗腎族群中每2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建議針對前期糖尿病患,即時導入個人化腎病風險管理,從生活習慣介入預防。
其他人也在看
北榮新竹分院70週年 喜抱腎臟病及糖尿病健康雙獎
今年歡慶創院70週年的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在《康健雜誌》首度舉辦的2025特色醫院評選中脫穎而出,獲選「腎臟病特色醫院」;而在國民健康署舉辦的「2025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評核」中,更一舉榮獲「金獎」,肯定榮總體系在偏鄉推動慢性病永續照護的表現。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糖尿病前期就傷腎!國人腎病變風險高出3倍,專家揭「糖腎連鎖」警訊:早篩才能逆轉病程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近期公布的一份近300萬筆華人健康大數據的研究成果,揭示台灣糖尿病與腎臟病的驚人關聯。結果發現,糖尿病前期族群的腎病變風險高達15.31%,是一般人的3倍;而糖尿病患者的腎病變風險更飆升至 56.29%,相當於一般人的11倍。專家警告:「糖尿病前期不是安全區,而是健康警訊。」 糖尿病前期即啟動「糖腎連鎖」演譯基金會董事長石曜堂指出,這些數據明確顯示「糖腎連鎖」在血糖異常初期就已發生。當血糖開始升高,腎臟負擔隨即增加,若未及時發現與介入,病程可能快速惡化。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指出,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每年約耗費健保近千億元,若能提早發現、整合照護,將大幅減輕醫療與經濟負擔。目前健保署已推動「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整合照護方案」,結合跨科別、跨層級團隊,協助病人穩定血糖與腎功能。龐副署長也肯定演譯基金會的大數據貢獻,並表示將持續結合產、學、醫界力量,打造以預防為核心的全民健康照護體系。 醫界示警:糖尿病年輕化 洗腎族群半數為糖友台灣基層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陳宏麟醫師指出,全台目前約有 280 萬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盛行率高達 29.6%(全球第三),且年輕化趨勢明顯。他提醒,約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特色/主題金獎」 北榮新竹分院榮獲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今年歡慶創院70周年,在深耕偏鄉的基礎上持續精進各項慢性病照護。《康健雜誌》首度舉辦的2025特色醫院評選中脫穎而出,獲選「腎臟病特色醫院」,顯示偏鄉患者也能享有高品質的腎臟病照護。而在國民健康署舉辦的「114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評核」中,醫院更展現了機構特色,一舉獲得「金獎」的肯定,展現榮總體系在偏鄉推動慢性病永續照護的豐碩成果。《康健雜誌》此次針對八大疾病進行各層級的醫院評選,蒐集分析全台超過400家醫院的客觀品質指標,評選出各疾病照護的特色醫院,許多默默耕耘的中小醫院也在此評比中展現出疾病治療的核心實力。內科部洪振瀛主任表示,洗腎室至今已為竹東地區的尿毒症患者服務逾四十年,多次獲得「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地區醫院優等獎」及「地區醫院典範獎」,血液透析中心也參與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並獲得「全台傑出醫護團隊」的殊榮。此次獲得「2025腎臟病特色醫院」更彰顯北榮新竹分院為大竹東地區腎臟病照護的第一品牌。為擴大對偏鄉慢性疾病患者的永續照護,透過積極整合糖尿病與腎臟病等慢性病照護資源,利用跨專業團隊的合作,融合多種專科醫師(新陳代謝科、腎臟科、心臟科、胸腔科
台灣好新聞 ・ 9 小時前
健保長期給付連續血糖監測有望!石崇良允年底前研議放寬給付限制
連續血糖監測(CGM)在歐美已是糖尿病患長期使用的血糖管理工具,台灣的健保只給付極少數病患使用,且條件嚴格、次數有限。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日前允諾,預計今年底前修改健保相關的給付規定,並放寬到診所也能
健康2.0 ・ 12 小時前
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醫:掌握數據才能穩控血糖
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新竹臺大分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蔡元祐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盧芳有指出,糖尿病的控制關鍵在於「自我監測」。透過正確量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善用現代化的血糖監測工具,病人能即時掌握血糖變化、降低併發症風險,讓糖尿病照護更精準、更安心。「我在家量測空腹血糖是90mg/dL,為什麼醫院檢查的糖化血色素還是偏高?」這是許多糖尿病病人常見的困惑。蔡元祐醫師解釋,糖化血色素(HbA1c)反映過去3至4個月的血糖平均值,若紅血球壽命較短、或有貧血、腎功能異常等情況,可能導致結果與實際血糖不符。若僅依空腹血糖判斷,容易忽略飯後或夜間血糖波動,建議搭配居家監測,才能全面掌握血糖控制情形。蔡元祐醫師提醒,生活型態與用藥穩定後,可每週選擇2至3天量測指尖血糖,並與醫療團隊討論最適合的頻率與時機。隨著科技發展,連續血糖監測器(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已成為血糖管理的重要工具。感測器能連續追蹤7至14天的血糖趨勢,清楚呈現全天波動情形。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血糖維持在70–180mg/dL的時間(Time in Range
台灣好新聞 ・ 6 小時前吸菸恐增糖尿病風險 國健署呼籲民眾拒菸護血糖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國民健康署指出,糖尿病是我國十大死因之一,每年奪走近萬人生命,而吸菸會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導致血糖失控,增加第2型糖尿病及併發症風險,提醒國人,戒菸可降低糖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5 小時前
罕見11月颱風撲台!鳳凰路徑詭譎 防災單位緊急應變
鳳凰颱風成為58年來首個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打破近半世紀紀錄!氣象專家指出,此次颱風生成與北轉過程,顯示在極端氣候影響下,台灣正面臨愈來愈難以預測的颱風型態。儘管鳳凰強度不如預期,但路徑變化快速且詭譎,防災單位仍嚴陣以待,啟動各項救災裝備,做好萬全準備以因應可能發生的災情。專家解釋,「傳統物理預報模式對颱風角度預測變動性較大,有時偏西有時偏東,而AI模式預報則非常穩定」,突顯鳳凰颱風的不尋常。
TVBS新聞網 ・ 19 小時前曾敬驊成暗黑「暴雨殺人魔」!27歲回歸青澀高中生 真面目曝光
曾敬驊、李沐、程予希、江齊與導演蔣繼正、編導簡奇峯、編劇林欣慧及製作人麻怡婷一同出席影集《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在金馬影展的首映,該劇是夯劇《想見你》原班人馬團隊回歸。曾敬驊這回化身背負暴力陰影的「暴雨殺人魔」李壬曜,展現以往少見的深沉面貌,他靦腆笑說:「壬曜的家庭背景很平凡,但角色經歷許多困難,一度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改了任用規定還升不了分隊長 女消防員上訴慘敗
因內政部修正任用規定,台南吳姓女消防員爭取擔任分隊長或科員,南市消防局與銓敘部、消防署研議後以「新規不溯及既往」未允許,但她援引禁反言原則提起訴訟,但最高行政法院認為不構成,駁回上訴。吳女2019年考取三等消防警察特考,南市消防局派警正四階隊員。但是,內政部在2021年修正「具警察官任用資格人員應公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外科手術結合免疫與標靶治療 多專科協作讓肝癌治療更有彈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啟辰報導】肝癌長年位居國人癌症死因前段班,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過去外科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但近年隨著醫療科技與藥物治療的進步,肝癌治療已進入多專科整合的新時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許士超醫師指出,現今臨床上針對不同階段的肝癌,會結合手術、移植、標靶、免疫及放射線等多元策略,為病人量身訂製最合適的治療計畫。 肝癌治療新趨勢!免疫合併療法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許士超醫師表示,肝癌患者多合併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因此手術並非所有病人都適用。「若肝硬化嚴重,我們會以肝臟移植為主要考量;若癌細胞已有轉移或侵犯血管,則會採取全身性治療,包括免疫療法合併標靶或抗血管新生藥物。」他指出,免疫療法自2017年被引入癌症治療領域後,讓許多原本無法手術的患者有了新選擇。近年來,有越來越多臨床研究顯示,有些患者在接受免疫合併治療後,腫瘤控制與後續手術條件有改善的趨勢。不過他也提醒,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疾病期別與整體健康狀況而異,仍須由醫療團隊綜合評估後再決定最合適的方式。 外科角色從「單一治療」轉為「整合關鍵」!肝癌治療進入團隊時代 在多專科合作模式中,一般外科仍
健康醫療網 ・ 10 小時前一站式減重 擺脫慢性病纏身
近年肥胖問題越來越常見,加上年輕族群的糖尿病盛行率更是逐年攀升,若輕忽這些問題,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疾病的發生,不僅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提高全因性死亡的風險。為此,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減重團隊特集結新陳代謝科、家庭醫學科、營養師及復健治療師,全方位從醫療、營養及運動來幫助民眾健康減重、管理體重,並分享減重成功案例,提供一站式的減重服務。大千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李麗青表示,肥胖是一種慢性且常復發的疾病,也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非酒精性脂肪肝及慢性發炎等疾病的主要驅動因素;若能減少體重3-7%,就可以改善血糖問題與心血管疾病;減少體重超過10%,不但改善慢性疾病、緩解糖尿病問題,也能降低死亡風險。李麗青醫師表示,現今減重治療方式多元化,包含生活型態與營養治療、藥物治 ...
台灣新生報 ・ 22 小時前

月經友善 北市設生理用品放送機
為推動月經平權、消除月經汙名,台北市社會局攜手北安扶輪社於市府市政大樓1樓設置北市首座「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提供有臨時需求民眾或緊急情況使用,民眾僅需用手機掃描機台QRCode,即可免費領取衛生棉或衛生棉條,每人每20天可領取1次。社會局指出,將持續鼓勵各機關、場館依服務特性提供多元生理用品,也呼籲民間團體與企業共同響應。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攝護腺癌精準醫療 專家開講
根據健保大數據報告,2024年攝護腺癌的發生個案為9,858人,死亡個案為1,897人,是男性第三大癌症,更是近年來癌症增加比例最高的癌症。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指出,攝護腺癌的發生與年齡密切相關,男性在40歲之後即有風險,且隨年齡增加罹病率逐漸上升。唯有及早發現、採取個人化精準治療,才能有效提升治療成效與病人生活品質。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
北醫偕枋寮醫院 推「TAVI綠色通道」
心血管疾病為高齡長者需關注議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指出,長者透過微創心臟瓣膜置換,能夠大幅降低手術風險與負擔;此外,北醫附醫也與屏東枋寮醫院攜手建立「TAVI綠色通道」,減少因距離延誤就醫狀況發生,實現醫療平權。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新北 騎出生命力 癌友單車環台圓夢
台灣抗癌協會11月2日至11日舉辦第13屆「不倒騎士 騎出生命」單車環台圓夢活動,50位癌友及親屬經歷1100公里長途跋涉,11日抵達終點站新北市市民廣場,新北市副祕書長張其強、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及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等人到場迎接,見證不倒騎士們面對癌症的勇氣與不倒精神。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心血保衛站」防心臟病 守護國人健康
台灣每年超過5.6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為協助大眾強化健康觀念,11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預防醫學 心血保衛站plus」醫學講座,邀請多位專家到場,分享豐富衛教資訊,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一同守護國人健康,現場迴響熱烈。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2歲孩撞斷媽鼻骨 黃金治療期別錯過
一名30多歲年輕母親日前抱著2歲兒子時,沒想到孩子頭部向前一撞,狠狠撞上她的鼻子,當下她只覺得鼻梁一陣劇痛,之後鼻部出現瘀青。一開始以為只是皮肉傷,但後來覺得鼻子「怪怪的」,就醫檢查發現鼻骨前端竟然骨折了。所幸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手術才順利康復,恢復美麗外貌。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登革熱 3例曾到屏東元泰街
登革熱疫情擴大,疾管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增4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包括新北汐止1例及高屏一起群聚感染,為高雄鳳山30多歲男性、屏東萬丹50多歲及20多歲女性,3人皆有元泰街市場活動史。另流感已脫離流行期,但疾管署示警,12月上旬恐再升溫且威力更猛,冬季就診及重症人數都將超越秋季。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