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就傷腎!國人腎病變風險高出3倍,專家揭「糖腎連鎖」警訊:早篩才能逆轉病程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近期公布的一份近300萬筆華人健康大數據的研究成果,揭示台灣糖尿病與腎臟病的驚人關聯。結果發現,糖尿病前期族群的腎病變風險高達15.31%,是一般人的3倍;而糖尿病患者的腎病變風險更飆升至 56.29%,相當於一般人的11倍。專家警告:「糖尿病前期不是安全區,而是健康警訊。」
糖尿病前期即啟動「糖腎連鎖」
演譯基金會董事長石曜堂指出,這些數據明確顯示「糖腎連鎖」在血糖異常初期就已發生。當血糖開始升高,腎臟負擔隨即增加,若未及時發現與介入,病程可能快速惡化。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指出,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每年約耗費健保近千億元,若能提早發現、整合照護,將大幅減輕醫療與經濟負擔。目前健保署已推動「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整合照護方案」,結合跨科別、跨層級團隊,協助病人穩定血糖與腎功能。龐副署長也肯定演譯基金會的大數據貢獻,並表示將持續結合產、學、醫界力量,打造以預防為核心的全民健康照護體系。
醫界示警:糖尿病年輕化 洗腎族群半數為糖友
台灣基層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陳宏麟醫師指出,全台目前約有 280 萬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盛行率高達 29.6%(全球第三),且年輕化趨勢明顯。他提醒,約有 4 成糖友會併發腎臟病變,是台灣洗腎的主因,其他併發症還包括心肌梗塞、中風與視網膜病變。
陳宏麟強調,糖尿病防治不能只靠藥物,而需整合營養、運動、教育與檢驗的全方位照護。
精準醫療助早篩,生物標記提前預警腎病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數據中心副院長郭錦輯醫師指出,腎功能惡化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導致錯失治療時機。台灣洗腎患者中,幾乎每兩人就有一人為糖尿病患者。
前工研院生醫所副所長錙翎博士補充,最新研究證實,腎功能生物標記檢測可在傳統指標異常前就預測腎病風險,成功補足現有檢測的不足,此研究成果也被納入《台灣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照護指引》,成為早期篩檢的重要依據。
數據揭示的不只是危機,更是改變的契機,期望透過跨界合作與精準健康策略,台灣有機會從洗腎王國轉型為預防醫學典範,讓健康防線前移,讓每個人都能避開糖與腎的雙重陷阱。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10%!控制血糖從飲食、運動與情緒管理開始
.<常春月刊>11月號搶先看:關注血糖護健康!掌握醣化血色素標準,遠離糖尿病風險
其他人也在看
北榮新竹分院70週年 喜抱腎臟病及糖尿病健康雙獎
今年歡慶創院70週年的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在《康健雜誌》首度舉辦的2025特色醫院評選中脫穎而出,獲選「腎臟病特色醫院」;而在國民健康署舉辦的「2025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評核」中,更一舉榮獲「金獎」,肯定榮總體系在偏鄉推動慢性病永續照護的表現。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腎病風險高11倍 糖友篩檢要快
全台約280萬人罹糖尿病,演譯基金會針對300萬人10年健康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發現糖尿病患腎病變風險高達56.29%,為一般人11倍,糖尿病前期者風險也比一般人高3倍。專家指出,血糖出現異常就是警訊,應及早篩檢、預防追蹤。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運動降血壓?沒吃「這些食物」效果等於零!超多研究推薦降血壓祕訣
壯世代最怕三高問題,很多人都聽說運動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方法,但其實單靠運動可能效果有限。2017年發表於《AJCN》研究指出,運動搭配低鈉、高鉀與高蛋白飲食,才能真正發揮顯著的降壓效果。 營養師
健康2.0 ・ 18 小時前
瘦子脂肪肝更慘!「這些特徵」狠奪命:肝硬化、肝癌接著來
一般認為,肥胖者較易有脂肪肝,醫師張家銘表示,瘦子也會有脂肪肝,且「代謝異常型正常體重族群」才是更危險的族群。他表示,這類人常見特徵是肌肉量低、內臟脂肪高、久坐、三餐不定、睡眠不足,雖然外表顯瘦,但代謝系統早已亮紅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50萬台人注意!「1病」治好仍會增50%心臟衰竭風險
台灣糖尿病患超過250萬人,糖尿病患者能把血糖控制穩定、甚至不再需要服藥,值得肯定,但研究發現,只要得過糖尿病,身體就會「記仇」,就算逆轉糖尿病,未來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仍比一般人高出 50%。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控制飲食卻愈來愈胖?營養師揭「10個隱形陷阱」 最後1點很多人都中招
明明沒吃很多,為什麼體重還是默默往上飆?小心啦~其實魔鬼都藏在日常小細節裡,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有些壞習慣不知不覺就會讓你發胖,快來看看這 10 個隱形肥胖陷阱 你中了幾個? 1、吃太快吃太快的話,大腦來不及接收「飽」的資訊,會不小心吃下更多熱量。建議細嚼慢嚥,吃七分飽就好。2、水喝太少水喝不夠會覺得口渴,身體會誤認為是飢餓或渴望食物。3、吃宵夜夜間吃宵夜,影響身體的代謝,使身體無法有效消化食物,如果配上泡麵、炸物這種高熱量的食物,熱量當然就很可觀。 4、久坐久坐時,大部分的肌肉都是放鬆的狀態,導致脂肪堆積,且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更高。建議上班一段時間,就起來動一動。5、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平衡,使飢餓素、瘦體素失調,導致大腦對高糖、高油脂的食物特別渴望。6、生活壓力除了睡眠以外,生活壓力大也會影響荷爾蒙,使皮質醇上升,導致想吃高熱量食物和甜食,甚至容易暴飲暴食、情緒不穩。 7、蛋白質不足蛋白質是我們人體能源的重要營養素,蛋白質比碳水、脂肪有更高的飽足感,食物熱效應也較高,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在減脂期間也可以維持肌肉量,減少肌肉流失的速度,因此長期缺乏蛋白質容易導致肌少症。8、膳食纖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醫:掌握數據才能穩控血糖
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新竹臺大分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蔡元祐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盧芳有指出,糖尿病的控制關鍵在於「自我監測」。透過正確量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善用現代化的血糖監測工具,病人能即時掌握血糖變化、降低併發症風險,讓糖尿病照護更精準、更安心。「我在家量測空腹血糖是90mg/dL,為什麼醫院檢查的糖化血色素還是偏高?」這是許多糖尿病病人常見的困惑。蔡元祐醫師解釋,糖化血色素(HbA1c)反映過去3至4個月的血糖平均值,若紅血球壽命較短、或有貧血、腎功能異常等情況,可能導致結果與實際血糖不符。若僅依空腹血糖判斷,容易忽略飯後或夜間血糖波動,建議搭配居家監測,才能全面掌握血糖控制情形。蔡元祐醫師提醒,生活型態與用藥穩定後,可每週選擇2至3天量測指尖血糖,並與醫療團隊討論最適合的頻率與時機。隨著科技發展,連續血糖監測器(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已成為血糖管理的重要工具。感測器能連續追蹤7至14天的血糖趨勢,清楚呈現全天波動情形。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血糖維持在70–180mg/dL的時間(Time in Range
台灣好新聞 ・ 12 小時前
「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特色/主題金獎」 北榮新竹分院榮獲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今年歡慶創院70周年,在深耕偏鄉的基礎上持續精進各項慢性病照護。《康健雜誌》首度舉辦的2025特色醫院評選中脫穎而出,獲選「腎臟病特色醫院」,顯示偏鄉患者也能享有高品質的腎臟病照護。而在國民健康署舉辦的「114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評核」中,醫院更展現了機構特色,一舉獲得「金獎」的肯定,展現榮總體系在偏鄉推動慢性病永續照護的豐碩成果。《康健雜誌》此次針對八大疾病進行各層級的醫院評選,蒐集分析全台超過400家醫院的客觀品質指標,評選出各疾病照護的特色醫院,許多默默耕耘的中小醫院也在此評比中展現出疾病治療的核心實力。內科部洪振瀛主任表示,洗腎室至今已為竹東地區的尿毒症患者服務逾四十年,多次獲得「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地區醫院優等獎」及「地區醫院典範獎」,血液透析中心也參與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並獲得「全台傑出醫護團隊」的殊榮。此次獲得「2025腎臟病特色醫院」更彰顯北榮新竹分院為大竹東地區腎臟病照護的第一品牌。為擴大對偏鄉慢性疾病患者的永續照護,透過積極整合糖尿病與腎臟病等慢性病照護資源,利用跨專業團隊的合作,融合多種專科醫師(新陳代謝科、腎臟科、心臟科、胸腔科
台灣好新聞 ・ 15 小時前
即時掌握血糖變化! 糖尿病患連續監測讓控糖更有效率
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新竹臺大分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蔡元祐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盧芳有指出,糖尿病的控制關鍵在於「自我監測」。透過正確量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善用現代化的血糖監測工具,病人能即時掌握血糖變化、降低併發症風險,讓糖尿病照護更精準、更安心。
NOW健康 ・ 8 小時前提升偏鄉醫療品質 石崇良:研議提高公費生偏鄉加給
全台共有26家部立醫院,而偏鄉醫療高度仰賴部立醫院支持。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11日)表示,今年已調高部立醫院醫事人員的專業加給,衛福部也正在研議提高公費生偏鄉醫療的加給,希望藉由提高待遇,助部立醫院留才,提升偏鄉的醫療品質。 為表彰醫師長年投入臨床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的貢獻,衛福部11日上午舉辦「第12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從所屬27家醫院共2,277名醫師中遴選出62位表現卓越的醫師;今年更首度增設「醫療貢獻獎」,由好心肝基金會執行長李懋華與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總院長林水龍獲得。 李懋華從醫51年,擔任醫福會執行長期間積極推動醫院經營管理改革與公共政策落實,顯著提升部立醫院整體績效與服務品質;退休後仍持續投入公益醫療,推展全台肝病篩檢,並深入離島偏鄉進行超音波檢查,協助早期發現肝病患者。 林水龍服務年資達50年,2004年率先引進全台首部專用乳房MRI設備,開創乳癌篩檢新紀元;2023年起擔任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推動「高危險群婦女乳房MRI篩檢補助計畫」,每年補助百名婦女接受檢查。 林水龍受訪時表示,乳房攝影篩檢給付應調整,醫護人員可從自身做起,並鼓勵身邊的女性進行篩檢。他說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主動式ETF誰最強?績效兩極、策略各有千秋
主動式ETF好夯!從5月第1檔主動野村臺灣優選(00980A)掛牌以來,截至11月中,大約半年的時間就已有超過10檔的主動式ETF問世,其中有5檔投資台股範疇。近期台股震盪,但這5檔ETF的人氣依舊不減,不過,它們展現出來的策略風格有所不同,有的進攻、有的防守,投資前務必釐清。
林帝佑|Yahoo專欄作家 ・ 7 小時前颱風鳳凰來襲 高市工務局籲社區工地防颱
(中央社記者洪學廣高雄11日電)颱風鳳凰逼近,高雄市災害應變中心今天上午一級開設,市長陳其邁下午2時將主持工作會議。市府工務局上週已超前部署,通知各公寓大廈跟工地團隊做好防颱準備,落實防護。
中央社 ・ 1 天前醫院院長咳血、喘不過氣 竟是甲狀腺癌末期!多治療搶命
輕忽結節不管,付出慘痛代價!中部地區1名外科醫師的醫院院長忙於救人,忽略了自身也有甲狀腺結節而未定期追蹤,直到某天突發咳血與呼吸困難,緊急送醫診斷已是惡性度高的低分化甲狀腺癌,腫瘤已嚴重侵犯氣管與喉部神經,經台中一家醫學中心轉介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接受手術與氣管修補重建,還有放射治療,才成功搶回一命,目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美國醫師示警:CKM症候群恐波及9成成年人!糖尿病、高血壓、腎病一體發作成新世紀健康危機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美國醫師近日發出嚴重警告——一種名為 「心血管–腎臟–代謝症候群」(CKM症候群) 的新興健康問題,正悄悄威脅全美成年人口健康。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在2025年10月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美 約有2.4億名成年人 至少罹患一種與CKM相關的疾病,包括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或腎臟病。 令人震驚的是,調查顯示有 88% 的美國成年人從未聽過CKM症候群,讓公共衛生專家憂心,這種低認知恐將導致疾病持續惡化。 CKM症候群是什麼?CKM全名為「心血管–腎臟–代謝症候群」(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Syndrome),是近年醫界關注的新疾病概念,代表 心臟病、糖尿病與腎臟病三者之間的惡性循環。 美國心臟協會於2023年正式定義CKM,提醒醫師應將這三類疾病視為「同一系統的問題」,而非分開治療。 克利夫蘭診所與麻省總醫院指出,CKM是一種「循環性疾病」,一旦其中一個器官出現問題,就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使心臟、腎臟與代謝功能相互拖累,造成長期健康惡化。 CKM症候群會致命嗎?雖然CKM症候群本身不是直接死因,但它會 大幅提高心臟病發作、中風與心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駕照效期只到70歲」是假消息!公路局澄清:明年5月起才需換照
公路局說明,目前的高齡換照規定,是針對年滿75歲以上駕駛人,在完成體檢及認知功能測驗後,換發3年有效駕照。公路局指出,明年5月起實施高齡換照分級關懷新制,提早讓70歲長者經過體格檢查合格、完成免費教育訓練及危險感知體驗後,可換照使用到75歲,75歲以上長者則維持3年...
CTWANT ・ 1 天前
為嫁「小6歲高富帥」和父母互毆 她1個月後鞠躬道歉:發現男友出軌
中國河南省鄭州市一名31歲王姓女子,日前為了和小6歲的高富帥男友結婚,和家人爆發激烈衝突,甚至大打出手,引發網友熱議。不料事隔一個月後,女方出面鞠躬道歉,表示自己發現男友出軌,甚至就連身分也是假的。
太報 ・ 1 天前籃球》身兼助教、學生身分!崔浩恩美國大學執教也有奧運夢
旅美好手崔浩恩高中畢業後赴日本職籃挑戰,締造台灣第一人紀錄,而他在結束日本職籃旅程後卸下球員身分轉任教練,目前他是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 University)籃球隊助教,同時也是大三學生。身兼學生和助教身分,崔浩恩認為,和球員之間年紀相近,溝通上並沒有太大困難,他也樂於扮演總教練和球員之
自由時報 ・ 1 天前健保財務缺口將增至千億元 石崇良:讓我睡不著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台北12日電)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表示,今年健保總額若加上公務預算已近新台幣9467億元,明年健保總額預算加上額外公務預算,總經費將超過1兆元大關,雖可挹注產業,但財務缺口將增加至1000億元,是「讓我睡不著的地方」。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松菸原創基地節開展湧入35萬人! 主題展獲近兩成國際好評
松山文創園區年度盛事「2025原創基地節-沿之有物」開展以來人氣爆棚,首10日已吸引超過35萬人入園。其中,主題展《沿之有物—從鐵枝路到菸廠路》以地圖、文獻、影像等豐富資料,深入淺出地揭示松山菸廠與鐵路交通運輸的歷史關係,獲得極高評價。松文創園區表示,展覽收穫超過400則問卷回饋,其中近兩成好評來自香港、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菲律賓等地的國際遊客,證明展覽以雙語呈現的內容成功跨越語言隔閡,讓每位到訪者都能輕鬆理解松菸的蛻變歷程。主題展將持續展出至11月16日,之後仍可透過線上展覽平台ARTOGO的展間重溫。現地創作重構鐵道記憶:藝術作品與工業遺構對話本次原創基地節的六件現地創作,讓民眾以不同的藝術形式感受昔日菸廠與舊鐵道的記憶。壁畫裝置: Margot Guillemot(莫珊嵐)的壁畫裝置《途境─市民大道II》,將手繪場景雷射雕刻在不鏽鋼上,重新拼組城市路徑。共創陶藝: 藝術團隊「三明治工」的陶藝裝置《葉跡‧痕上‧軌道》,由民眾與園區志工共創陶片,呼應過往菸廠員工的勞動。聲音雕塑: 周柏慶的聲音雕塑《共振於時間裡》以燈光與聲響,將有「菸廠心臟」之稱的鍋爐房轉化為持續呼吸的共鳴體。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糖友嚴格執行飲食調整、運動 糖化血色素可降1.8%
全台約有200萬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成為重要健康課題。根據最新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若能嚴格執行飲食調整與規律運動,不僅能有效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平均更可下降1.8%,甚至有機會減少用藥量或達到不需用藥的狀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