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算出來的「好心情」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中國網絡巨頭騰訊宣布,將在微信平台上調整推薦算法,讓充滿“正能量”的內容被推送到用戶首頁。《南德意志報》寫道,這一切聽上去似乎平淡無奇,然而,“正能量”在中國卻是一個政治術語,是對公共輿論有針對性的管控。這篇題為《中國的“好心情”算法語言》的報道寫道:
“凡是政府不喜歡的內容,將失去傳播機會。而政府喜歡的內容,則是在傳播正能量。也就是說,政府正試圖讓算法語言同官方宣傳保持一致。而大型網絡公司則在主動配合。
這場行動由‘國家網信辦’主導。過去幾個月來,這一監控網絡的最高機構一直在推動一場名為‘網絡和諧’的運動,目的是要打破所謂‘信息繭房’,而其實際目的卻在於:熱搜榜單上減少花邊新聞和敏感詞匯,信息內容要少一點刺激,多一些撫慰,微信將推出‘繭房檢測’或‘打破信息繭房’等功能。這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多元,實際目的則是加強監控。算法不再推薦點擊量最高的內容,而是會推薦那些被定義為社會需要的內容。
據媒體報道,政府也將對網紅采取同樣的措施。今後誰要想就敏感話題發表觀點,必須先證明自己擁有相關資質,例如提供大學畢業證或職業證書等等。也就是說,沒有醫學學位證書就不准討論疫苗問題,沒有相關證書也不得發布理財建議等。各平台將嚴格審查發言者的資質,違規者將受到嚴懲。”
《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上述舉措尚未正式發布實施,但已在中國網絡中引發了熱烈爭議。支持者稱,此舉將打擊“虛假信息”,而批評者則認為,這種做法將徹底扼殺公開討論的網絡空間。
”對於那些因特網平台來說,他們並不擔心政府的這些舉措。因為‘和諧’早已成了他們的一種生財之道。中國的網絡平台紛紛投資設立‘內容安全’部門、公布推薦算法的邏輯,以營造表面上的多樣化,實際則是在防止有爭議話題的升級。
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雇傭了數千人負責‘算法治理’。騰訊則設立了正能量算法工作組(Positive Energy Algorithm Task Force)。短期內,這將導致流量的減少,畢竟一個沒有醜聞的網絡點擊量會明顯下降。但從長遠來看,卻是一筆賺錢的生意,因為提前主動審核,會贏得政府的信任,也會吸引更多的廣告,並會避免遭到政府的公開批評。遵守政府的規矩本身就是一種貨幣。
很多中國網民對這些新措施保持務實的態度。微博上一條點擊量很大的貼文寫道:‘只要他們只強迫我閱讀快樂的內容,而不是強迫我必須快樂,我就知足了。’”
“原材料依賴 經濟界責任重大”
《商報》發表評論寫道,在關鍵原材料嚴重依賴中國的問題上,德國經濟界自身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評論寫道:
“在關鍵原材料領域,中國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攀升。德國經濟對一個日益封閉的制度性對手的依賴與日俱增,在許多原材料方面,依賴程度已經達到60%、70%、80%,有些甚至已經達到100%。
這些原材料的供應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應如何獲取這些原材料。這些原材料資源遍布世界各地,南美、非洲、亞洲、甚至德國都有相應的礦產資源,例如鋰。但既然如此,德國企業為何不設法從中國以外的地區獲取這些原材料呢?為何一遇到困難,就要求政府出面解決呢?因為這些企業總是不能認清形勢。對企業來說,提高短期利潤天經地義。只要能獲取,這些企業就會進口來自中國的原材料,因為來自中國的原材料價格低廉。這些企業並不會考慮地緣政治風險,不會考慮因原材料而受到勒索的問題。
過去幾周以來,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的管制,已經充分顯示了勒索是如何運作的。現在所有人都在討論原材料問題,但卻沒有人采取具體行動。我們不能指望只考慮短期運作的企業會主動提升自己供應鏈的韌性。這只是一廂情願,大多數企業毫無采取相應行動的跡象,這無疑是一個慘痛的現實。”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副總統在歐洲議會呼籲加強合作 中國強烈抗議
台灣副總統蕭美琴赴布魯塞爾參加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2025年峰會,並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引發中國不滿抗議。蕭美琴返台後則重申台灣的國際重要性,呼籲各國強化與台灣合作。
德國之聲 ・ 1 天前剪輯拼接川普談話挨轟 BBC為「判斷失誤」道歉
(中央社倫敦10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董事會主席今天就剪輯川普演講一事道歉,表示「判斷失誤」。BBC被控以誤導性手法剪輯川普的演說,暗示川普直接煽動了對美國國會大廈的襲擊事件,引發BBC總裁和新聞部門主管昨天戲劇性辭職。
中央社 ・ 1 天前
BBC特朗普紀錄片被批誤導觀眾 持續醜聞下總裁辭職
《每日電訊報》披露一份BBC內部備忘錄,顯示《廣角鏡》節目將特朗普演說中的兩段內容剪接在一起,使他看起來像是在明確煽動2021年1月的國會山莊騷亂。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蔡英文德國柏林演說!談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
[NOWnews今日新聞]前總統蔡英文出訪德國於10日出席「柏林自由會議」(BerlinFreedomConference),並以「Threatsfacingdemocracies:Taiwan'se...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法國前總統沙柯吉將獲釋 稱獄中20天「非常難熬」
(中央社巴黎10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前總統沙柯吉因親信涉非法收取政治獻金被判刑,並於上月遭到關押,不過巴黎上訴法院今天裁定,他可在等待上訴審理期間獲釋。沙柯吉今天透過視訊出庭,表示自己入獄這20天「非常難熬」。
中央社 ・ 1 天前思科創新長:量子運算很快成現實 政府最怕資料被解密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墨爾本10日電)網通大廠思科(Cisco)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創新長狄德瑞奇(Guy Diedrich)今天表示,量子運算很快會成為現實,預計2028年出現,帶來個人化醫療相關的巨大機會,同時也將對現有加密技術帶來嚴重威脅,各國政府最擔心先前被竊取的資料遭到大量解密。
中央社 ・ 1 天前BBC陷新聞倫理風暴 英相支持「強大、獨立」公共媒體
(中央社倫敦10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因爆發將美國總統川普演說片段移花接木的事件,導致總裁與新聞部主管請辭。英國首相施凱爾今天透過發言人表示,他支持一個「強大、獨立的BBC」。
中央社 ・ 1 天前
COP30氣候大會巴西登場 聚焦減碳進程
記者廖子杰/綜合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30屆締約方大會(COP30),10日至21日,在巴西亞馬遜雨林城市貝倫舉行。與會代表親臨雨林環
青年日報 ・ 10 小時前
AI淪為作弊神器!南韓頂尖大學驚爆上百學生ChatGPT答題 校方嚴懲
綜合韓媒報導,南韓頂尖的延世大學新村校區有一門針對三年級學生開設的「自然語言處理與ChatGPT」課程,在10月15日舉行期中考,卻爆出多名學生利用AI舞弊。該課程為線上選修課,有約600名學生;該堂課教授指出,部分學生透過調整鏡頭角度、同時開啟多重程式等手法作弊。據教...
CTWANT ・ 1 天前
BBC總裁蒂姆·戴維為何辭職?紀錄片剪輯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BBC總裁蒂姆·戴維和新聞主管黛博拉·特內斯已辭職。BBC此前因一檔名為《廣角鏡》(Panorama)的紀錄片而備受指責,該紀錄片被指控錯誤剪輯了特朗普的演講,使其看起來像是在煽動人們襲擊美國國會大廈。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灣區30年前謀殺案偵破 警方跨州逮捕2人
據「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報導,一名30歲父親在海沃(Hayward)家中遭槍...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0 小時前裴洛西之女不接母親地盤 宣布競選加州參議員
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之女克莉斯汀‧裴洛西(Christine Pelosi)10日宣布,她決定參選加州參議員。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0 小時前紐時:中國綠能改寫格局 新興國家成減碳主角
(中央社巴西貝倫10日綜合外電報導)COP30聯合國氣候峰會今在巴西登場。在美國缺席並杯葛氣候行動、歐洲苦於實現綠色抱負下,現撐起綠能大旗者是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這在10年前達成巴黎協定時難以想像。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華爾街日報:中國擬推新規 防稀土流向美國軍方
(中央社台北11日電)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計劃實施一套針對稀土出口的「驗證後最終用途」機制,對與美國軍方沒有聯繫的公司給予快速出口許可,而與美國軍方有聯繫的公司則被排除在外。
中央社 ・ 19 小時前去碳電力 台灣主導全球標準
綠色能源雖需求孔急,卻面臨來源處處障礙。全球用電大戶在各國掀起強化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的落實,從電力領域創造減碳貢獻,達到乾淨能源的目標。全球首套針對配置CCS設施的「火力電廠去碳電力監測與核算國際標準」(簡寫PAS 247)11月中旬將在台灣公布,環境部、英國在台辦事處首度攜手,亦吸引美、日及國際能源與產業業者齊集。
工商時報 ・ 6 小時前美最高法院駁回上訴 拒絕推翻同性婚姻權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0日駁回了一名前肯塔基州官員試圖推翻2015年全國同性婚姻合法化判決的請求,在保守派佔多數的最高法院3年半前推翻了墮胎權後,大法官們迴避了這起爭議性案件。 保守派以6比3佔多數席次的最高法院,駁回了前洛萬郡(Rowan County)書記官戴維斯(Kim Davis)的上訴,戴維斯在最高法院2015年承認同性婚姻憲法權利的裁決後拒絕簽發任何結婚證明,被一對同性伴侶控告。戴維斯認為,同性婚姻與她身為一名使徒基督徒(Apostolic Christian)的信仰相衝突。 戴維斯認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的宗教自由權利,可以讓她免責的主張,被下級法院駁回,她隨後提出了上訴。戴維斯因為侵犯了這對同性伴侶的結婚權利,被裁定需支付36萬美元的損害賠償與訴訟費用。 2015年「奧貝格費爾訴霍吉斯案」(Obergefell v. Hodges)的判決,是美國LGBT權利的歷史性勝利。這項判決宣告,憲法保障的正當程序與法律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意味著各州不能禁止同性婚姻。 代表原告的律師鮑威爾(William Powell)說:「最高法院拒絕審查,確認了我們已經知道的事實:同性伴侶擁有結婚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