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衝擊...萬海前三季EPS 7.64元、年減38%
萬海航運(2615)今(11)日通過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單季EPS為4.15元,雖然年減36%,但仍賺贏今年上半年。萬海表示,今年前三季全球海運市場受美國關稅及地緣政治等多重挑戰,導致營運成績較去年同期減少。然而仍憑藉優異的成本控制與應對,前三季仍繳出EPS達7.64元、年減38.05%。
延伸閱讀:萬海10月營收104億元、年減24%
第三季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16.39億元,單季EPS為4.15元;累計前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14.48億元,年減38.05%,EPS為7.64元。
萬海第三季賺贏上半年 樂看營運逐步回溫
萬海指出,今年前三季全球海運市場受美國關稅及地緣政治等多重挑戰,導致營收與淨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然而,公司憑藉優異的成本控制與靈活應對,展現良好韌性,仍繳出EPS達7.64元的亮眼成績,且第三季單季營收與營業淨利皆較第二季成長。
根據專業研調機構 Alphaliner 最新報告,2025年運力供給預計增長 6.8%,貨櫃船租船市場整體維持強勁且租金仍處於高位,新船交付活躍,拆船活動低迷,顯示市場信心仍強。
主要港口如上海、新加坡吞吐量持續成長,燃油價格下滑亦有助船公司降低營運成本。Drewry 報告則指出,2025 年全球貿易需求預計預估成長 4.7%,但運力供給增速達 6.9%。
然而預測的2026 年全球運力供給增速將顯著放緩至 2.2%,全球貿易需求預計成長約 1.3%。雖然全球經濟仍面臨挑戰與不確定性,但供需差距縮小有望帶動市場逐步回穩,為航運業提供更具支撐性的環境。
展望2025年第四季,亞洲區已進入傳統旺季,且影響相對較大的中美兩大貿易體已暫停相互加徵船舶港口費用,美國並調降對中國10%的芬太尼關稅,對航商、出口商及消費者而言皆為利多,有助降低額外成本、維持貿易競爭力,並促進市場需求回溫及運價維穩,進一步推升航運需求。
公司 2025 年三艘 1.3 萬 TEU 新造船舶已投入營運,並將持續優化船舶運行效率,目前船隊中已有41艘船舶具有岸電設備,訂造中的新船也都將配置,以符合 ESG 節能減排要求並提升營運競爭力。2026 年至 2030 年,公司將接收訂造的 30 艘新造船,其中包括 7,000 TEU 2 艘、8,700 TEU 16 艘,以及 1.6 萬 TEU 大型船舶 12 艘,未來新增運力將達 34.5 萬 TEU。
其他人也在看

賴清德保證台美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 喊話產業響應三大訴求
總統賴清德今(11/11)日出席全國工業總會舉辦的「第79屆工業節慶祝大會」,面對工商界高度關切的台美關稅談判,他親自掛保證,「目前缺臨門一腳」,台灣的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爭取稅率下降、不疊加,而232條款可取得最惠國待遇,此外,他也向產業提出三大訴求,企業幫員工加薪、設立托嬰中心或幼兒園來解決少子化問題,以及「工業報國」,業者投入國防自主,帶動產業升級發展轉型,國家安全更有韌性。
太報 ・ 22 小時前賴總統:台美關稅缺臨門一腳 232條款盼最惠國待遇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1日電)台美對等關稅談判近尾聲,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目前缺臨門一腳,希望平衡台美貿易逆差,並深化台美合作,讓台灣企業往東開拓;目前暫行關稅20%,目標是稅率降低且不疊加,232條款部分也盼取得最惠國待遇。
中央社 ・ 22 小時前《產業》AMD蘇姿丰重返CES 2026 從雲到端大秀AI肌肉
【時報-台北電】AMD多項AI創新應用,展示從「個人超級電腦」到「即時機器人技術」的最新成果,全面展現Ryzen AI CPU與Radeon GPU在本地AI運算的強大潛能。隨著CES 2026即將登場,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也預告將於開幕主題演講揭示AMD如何以AI驅動的異質運算架構,串聯雲端、企業、邊緣與終端應用,打造更高效率、更具永續性的AI生態系。 AMD指出,全新Ryzen AI Max+平台能在Windows環境中直接執行高達2,350億參數的模型,藉由96GB專屬顯示記憶體與ROCm開發框架,讓創作者與開發者無須依賴雲端,即可在個人電腦上部署大型AI工作負載,實現「個人AI超級電腦」願景,兼顧隱私與效能。 同時亮相的STX-B0T社交型機器人,結合Ryzen AI與Strix Halo APU,並透過AMD CVML SDK展現即時視覺與動作辨識能力,可即時感知環境、追蹤人類行動與自主導航,體現AI PC延伸至機器人應用的全新方向。 此外,AMD也展示如何在Ryzen AI PC上結合Dify與Lemonade等工具,讓使用者能在本地安全環境中建立私有LLM(大型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
大摩:聯準會提前結束QT不等於重啟QE 市場關鍵在於財政部發債策略
美國聯準會決定於 12 月 1 日結束量化緊縮 (QT) 政策,提前終止其資產負債表縮減。這一行動比摩根士丹利 (大摩) 此前預期的時程早了約 6 個月。儘管聯準會的決定引起了市場對於政策可能轉向的廣泛討論,但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們認為,此舉
鉅亨網 ・ 22 小時前
台美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 賴總統:232條款盼取得最惠國待遇
總統賴清德今(11日)出席第79屆工業節慶祝大會,談到與美國的關稅磋商進度,賴清德表示目前尚缺臨門一腳,再次承諾會好好談判,爭取降低目前暫行的20%關稅,且不疊加,也希望232條款取得最惠國待遇。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關稅戰降溫?美國擬大幅調降瑞士39%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0日在白宮告訴記者,美國正努力與瑞士達成一項協議來降低其進口關稅。根據了解雙方談判情形的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對瑞士商品的關稅稅率可能從原先的39%調降至15%,並有望在數週內敲定協議。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川普10日證實,白宮官員「正努力達成一項協議,讓關稅降低一點」。 川普向記者表示:「我還沒有設定任何數字,但我們會努力做點事情來幫助瑞士。」他還說,瑞士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很棒的盟友」。 根據多家媒體引述熟悉談判情況的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對瑞士進口商品課徵的關稅可能降低至15%,與對歐盟徵收的稅率相同。 彭博社報導,這項協議可能在數週內敲定。 瑞士股市今天開盤時,瑞士鐘錶集團Swatch(Swatch Group)、奢侈品牌歷峰集團(Richemont)的股價分別上漲4.2%和2%。 川普今年8月宣布對瑞士課徵39%的關稅,成為他在全球關稅戰中徵收的最高稅率之一。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去年美國對瑞士商品貿易逆差達到385億美元。瑞士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手錶、珠寶、機械、巧克力、電子產品、化學產品和藥品。 瑞士方面則表示,兩國之間的貿易關
中央廣播電台 ・ 22 小時前
美對等關稅衝擊!經濟部急推4大支持 助產業度難關
經濟部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產業衝擊,推出相關產業支持措施,並舉辦5場「出口供應鏈支持措施聯合說明會」,首場次今(11)日於高雄舉辦,將對受影響產業,推出包含金融協助、研發補助、出口拓銷、就業安定等四大面向支持措施,同時強調會繼續進行關稅談判,讓產業度過危機。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日本老牌美妝大廠迎來「史上最大虧損」!從預期盈利變大虧520億日圓,200員工恐遭「提前退休」
日本化妝品巨頭資生堂(Shiseido)10日發布2025年財測,受到其美國市場的銷售表現不佳衝擊,公司大幅下調年度收益預期,同時預期今年度將面臨、「史上最大規模」的年度淨虧損額:520億日圓(約新台幣104.5億元)。綜合NHK等媒體報導,資生堂在報告中預計、截至2025年12月底為止,年度淨虧損將達到520億日圓(約新台幣104.5億元),這個數字不只讓......
風傳媒 ・ 22 小時前韓股二連漲 韓元跌
美國政府歷史最長停擺出現重啟曙光,激勵投資人樂觀情緒,韓股11日連2交易日收漲,上升33.15點或0.81%,收4,106.39點,可惜韓元走跌,小跌0.51%,至1美元兌1,464.17韓元,限制股市進一步上漲。分析師指出,法案最早將於12日在眾議院進行投票,若能順利通過,美國政府本周就有望重啟。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
《國際金融》鮑爾頭很痛...12月降息?降2碼?聯準會3巨頭看法分歧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原本支持今年降息兩次的聯準會決策官員周一對12月是否需要進一步降息發表不同的意見,凸顯出在內部意見高度分歧之際,聯準會主席鮑爾所面臨的挑戰。 聖路易斯聯準銀行總裁慕撒冷(Alberto Musalem)高度懷疑今年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周一,他在接受Bloomberg Television訪問時表示,我們這時候必須謹慎行事,這非常重要。我認為進一步放寬政策而不使政策變得過於寬鬆的空間很有限。現在通膨率接近3%,高於聯準會的2%目標。包括股價與房價的金融環境偏高。貨幣政策較接近於中性水準,而非適度緊縮,且就業市場呈有序降溫。所以,「我認為我們需要繼續抑制通膨」。 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Mary Daly)則表明對進一步降息抱持更為開放的態度。她表示,薪資增長乏力顯示勞動力需求正在降溫,與此同時,關稅並沒有以任何廣泛或持續的方式推升通膨。她表示,我們不想犯下「利率按兵不動太久結果造成經濟受損」這種錯誤。 聯準會在10月會議決定降息25個基點(1碼),而聯準會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當時投下了反對票,他支持應一舉降息50個基點。米蘭認為通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基金》美股行情俏 海外主動式ETF跟風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美國政府關門出現轉機,帶動美股由科技股領軍強勢反彈,今(11)日多檔海外股票型ETF股價反應漲。主動式ETF中,新掛牌的主動統一全球創新ETF(00988A)氣勢盛單日漲1.28%至10.21元,居主動式ETF單日漲幅最高。漲幅居次的主動台新龍頭成長(00986A)、主動摩根美國科技(00989A),單日漲幅也在1%上下。 分析統一00988A重點持股,輝達及美光因股價單日漲幅分別達到5.79%及6.46%,是貢獻ETF漲勢的關鍵。主動統一全球創新ETF(00988A)基金經理人陳意婷表示,短線股市劇烈波動主要是因為美國政府關門、流動性緊缺,及市場對AI高估值的疑慮。 她表示,依據最新財報及展望,目前美國五大雲端服務業者明年的預估資本支出持續上修,顯示AI投資浪潮持續,市場需求強勁將為相關供應鏈提供營運成長動能。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
AI遭質疑泡沫之際 孫正義完全賣掉輝達持股
日本投資巨頭軟體銀行週二(11日)提出的財報顯示,該集團已經完全賣掉對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的持股,套現58.3億美元(約1802億台幣)。此時正值市場情緒開始質疑AI類股是否「泡沫化」的時期,不過,軟銀老闆孫正義應是為了其他的AI投資項目,出脫股票套現。
太報 ・ 20 小時前
執行長比政客有本事?勞力士、卡地亞高層聚集白宮遊說川普,瑞士有望逃脫「39%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針對全世界啟動的關稅清單內,扣除中國與印度之外,受傷最深的國家,意外地位於歐洲中心,而且還是許多人旅遊夢幻目的地之一:瑞士。不滿瑞士長期對美握有貿易優勢,華府竟一口氣將關稅稅率拉高到39%,不只讓瑞士感到震撼和驚慌,也讓全世界非常訝異。《金融時報》(FT)報導指出,在歷經長達數個月的停滯不前和外交僵局後,瑞士悄悄地將機......
風傳媒 ・ 21 小時前
賴總統指台美關稅談判「時間也差不多了」 談核電重啟「符合3原則」尊重專業決定
全國工業總會今天(11日)舉行工業節慶祝大會,總統賴清德應邀出席致詞時表示,我方一定會妥善與美國進行對等關稅談判,目前缺臨門一腳,「時間也差不多了」;還說美國想成為世界工業中心,台灣絕對可以幫得上忙;
中廣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曝台美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 賴清德談核能:符合「三要件」尊重專業
總統賴清德今(11)日下午出席工業節慶祝大會,談及台美對等關稅談判時表示,政府一定會妥善地跟美國進行對等關稅談判,「目前大概缺臨門一腳,我看時間也差不多了」;而針對能源議題,賴清德也強調,2032前電力穩定供應沒問題,但目前缺少綠電,會持續推進;至於核能,賴清德則說,只要符合「安全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溝通成功」三個條件,就尊重專業決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航運股》萬海Q3每股賺4.15元 Q4續旺
【時報-台北電】萬海航運11日公告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116.39億元,季增9.81倍、年減36.85%,受惠油價下滑、匯兌利益回沖與利息收入等業外收入挹注,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15元,較第二季增加3.77元。 萬海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069.72億元、年減11.06%,營業利益268.92億元、年減28.25%,稅後純益214.48億元、年減38.05%,EPS為7.64元。 因應業務發展需求,萬海董事會11日通過新櫃採購案。累計2025年以來已採購4.8萬只新造貨櫃,總金額逾35億元。 展望第四季,萬海指出,亞洲區進入傳統旺季,運價有撐,影響相對較大的中美暫停互徵船舶港口費,美國調降對中國芬太尼關稅至10%,對航商、出口商及消費者而言都是利多,有助降低額外成本、維持貿易競爭力,促進市場需求回溫及運價維穩,進一步推升航運需求。 萬海將持續掌握客戶出貨與供應鏈變化,依市場需求調整船舶布局及開闢新航線。今年三艘1.3萬TEU新造船投入營運,目前船隊中有41艘船具有岸電設備,訂造中的新船也都將配置,以符合ESG節能減排要求並提升營運競爭力。放眼2026至2030年,萬海將接收30
時報資訊 ・ 6 小時前
鴻海逆襲台積電!10月營收爆新高「前十名」出爐 法人超看好狂掃貨「這檔」AI題材股強勢稱王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10月台股營收戰火升溫,重量級企業陸續揭曉成績單,結果出乎市場預料。台積電雖穩居晶圓霸主之位,但在營收表現與法人買盤...
FTNN新聞網 ・ 1 天前萬海Q3獲利衝逾百億,前三季EPS 7.64元,運價回穩看旺Q4需求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萬海航運(2615)今(11)董事會通過2025年度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16.39億元,單季每股盈餘(EPS)4.15元,季增3.77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069.72億元,年減11.06%,營業淨利268.92億元,年減28.2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14.48億元,年減38.05%,EPS為7.64元。萬海表示,今年前三季,全球海運市場受到美國關稅及地緣政治等多重挑戰,導致公司營收與淨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然而,萬海憑藉優異的成本控制與靈活應對,展現良好韌性,仍繳出每股盈餘(EPS)7.64元的亮眼成績,且第三季單季營收與營業淨利皆較第二季成長。根據專業研調機構Alphaliner最新報告,2025年運力供給預計增長6.8%,貨櫃船租船市場整體維持強勁且租金仍處於高位,新船交付活躍,拆船活動低迷,顯示市場信心仍強。主要港口如上海、新加坡吞吐量持續成長,燃油價格下滑亦有助船公司降低營運成本。Drewry報告則指出,2025年全球貿易需求預計預估成長4.7%,但運力供給增速達6.9%。然而預測的2026年全球運力供給增速將顯著放緩至
財訊快報 ・ 22 小時前《韓股》韓股連2紅 韓元弱勢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政府創紀錄的停擺即將結束,提振了投資人信心,追蹤華爾街隔夜的上漲,南韓Kospi指數周二收在連二紅。由於市場對韓元匯率下滑的擔憂,抑制了漲勢。 周二南韓KOSPI指數收盤上漲33.15點或0.81%,為4106.39點。該指數在盤中一度觸及4187.46點。交易量為適中的3.75億股,價值19.93兆韓元(約新台幣4338億元),其中有540檔股票下跌,339檔上漲。機構投資人和外資都買超,散戶賣超了2829億韓元的股票。 分析人士說,在美國參議院周日通過一項結束政府關閉41天的臨時撥款方案之後,投資人情緒有所改善。預計該法案將在本周三獲得最終的批准。 Kiwoom證券分析師Han Ji-young說,隨著投資人重新燃起對高風險資產的興趣,韓國綜合指數上揚,儘管對上漲的股票出現了一些獲利了結。 在首爾股市,科技股和能源股領漲。 市場領頭羊三星電子上漲2.88%,為10.35萬韓元。晶片製造巨頭SK海力士上漲2.15%,來到61.9萬韓元。 頂級電池製造商LGES上漲1.61%。國營的韓國電力上漲7.14%。 在下跌的股票中,現代汽車跌0.55%。大韓航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